“從犯罪心理學上講,罪犯往往會因為恐懼而露出破綻。當然了,串標者在設法通過串標而實現(xiàn)自己目的的這個過程中,也不可能是一種完全平靜的心態(tài)。在不安情緒的支配下,‘做事’就容易露出破綻。因此,如果招標方夠細心的話,很多串標都是無處藏身的?!痹谀呈姓少徶行墓ぷ鞯男∮囝H有心得地說。聽到小余這么說,筆者不由對他多了幾分崇拜,以為他一定有很多“破獲”串標的經(jīng)驗。但追問下來,才發(fā)現(xiàn)這只是他在幾天前的一次工程維修招標中悟出的道理。
據(jù)小余介紹,11月1日,受采購人的委托,小余所在的采購中心就其所需大禮堂維修工程進行公開招標。根據(jù)招標文件,暗標的封面需要加蓋公章。11月29日上午9時,開標活動如期舉行。
評標活動進行了10多分鐘后,一味評標專家突然提出了一個問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這本暗標的公章蓋錯了,蓋的是×建筑集團的公章。要不要讓×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代表過來澄清一下?”小余作為項目負責人,聽專家這么一說有些傻眼了:“×建筑集團也參與了這個項目啊,其中一定有問題?!庇谑切∮嗪驮u標專家們一起打開了×建筑集團的投標文件。
讓小余和專家們又好氣又好笑的是,×建筑集團錯得更荒唐,其投標文件的三本暗標中,竟然有兩本加蓋的是×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的公章。因此,評標委員會沒有給投標人解釋的機會,便認定這兩家公司串標,進而把這兩家公司的投標文件都判為無效投標文件……
為了嚴肅政府采購招投標活動的紀律,規(guī)范政府采購活動,采購中心在評標結束后,便把這一情況匯報給了當?shù)乇O(jiān)管部門。監(jiān)管部門很快便成立了聯(lián)合調(diào)查小組,對這兩家公司的串標事實進行調(diào)查。
小余在協(xié)助調(diào)查的過程中了解到,這兩家公司確實有“勾結”:投標方案是兩家公司在一起商量制定的;兩家公司還達成了一份書面協(xié)議,由中標公司給另一家公司支付6萬元陪標費。提出“串標策略”的是×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項目經(jīng)理,具體事宜則由兩家公司的項目經(jīng)理協(xié)商并達成共識。
令兩位項目經(jīng)理沒想到的是,在一起制作投標文件的過程中,他們的助理都因為參與串標而不安,最后還因為緊張而把暗標上的公章給蓋錯了……
最終兩家建筑公司都受到了應有的懲罰,小余則透過這兩家公司在串標活動中露出破綻而得出了一個結論——招標活動中,采購中心工作人員只要細心再細心,投標人的不法行為就很難暢行。
來源:政府采購信息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