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購不好,如果好的話,高價為啥還中標?這里面肯定存在問題!”某采購單位的項目負責人在采購結(jié)果出來之后開始抱怨。聞聽此言,該地政府采購辦公室主任當即決定要查個明白,高價中標不新鮮,問題是原因是什么,竟讓采購人對政府采購制度如此懷疑?經(jīng)過一番調(diào)查,原來是采購人想指定品牌而最終沒有得逞,用語言來泄私憤而已,調(diào)查結(jié)果為政府采購“正了名”。
不管是采購人抱怨,還是供應商質(zhì)疑、投訴,只要聽到風聲,該地采購辦公室主任的第一反應是:堅決不能糊涂,一定要追查到底,看究竟是誰的責任。這種認真負責的精神,這種竭力用事實維護政府采購制度名譽的做法,無疑是值得稱贊的。
湖北省荊門市財政局政府采購辦公室主任黎清華說:“做政府采購工作需要一種認真負責精神,比如說,如果采購人總是因為采購結(jié)果不符合自己的意愿,向領導抱怨政府采購制度不好,領導第一次聽到可能不相信,第二次聽到將信將疑,第三次聽到可真就會相信了,這對政府采購工作的順利開展很不利。”遇到問題,認真負責地積極查證,鐵面無私地追究責任,這種做法與某些監(jiān)管人員遇事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做法相比,形成了極大的反差,監(jiān)管效果也可想而知。
政府采購制度改革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過程中肯定有讓人不滿意的地方,允許大家對政府采購工作提意見,更好地改進工作。但是,面對無端抱怨政府采購的言論,忍氣吞聲保持沉默不可取,找出證據(jù)用事實來證明政府采購的“清白”是很必要的,這樣才能糾正錯誤觀念,贏得采購人甚至領導的支持。
凡事就怕認真,成功得益于認真,禍患常起于疏忽。政府采購相對欠缺的就是這種看似苛刻的“認真精神”,某些監(jiān)管人員頭腦中沒有“防微杜漸”的念頭,也缺乏“千里之堤,潰于蟻穴”的憂患意識,對一些言論和做法不以為然,不愿意去認真追究,這對政府采購認可度的提高無疑是不利的。
火車跑得快,要靠車頭帶。政府采購制度改革的順利推進需要監(jiān)管領導始終堅持原則,處處務實,需要認真的精神,這樣才更能營造良好的政府采購氛圍。
來源:政府采購信息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