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發(fā)言”權
“聽用戶的吧!”“那得看用戶的要求,主要是用戶的意思。”這是不少政府采購評審專家在評審現場的“驚人”“無知”之語,給人的“現場感”很生動。從理論上來講,針對這種現象,政府采購評審專家信息反饋制度的建立無疑會在一定程度上約束評審專家的“違法違規(guī)”行為,因為有“目擊”人在采購活動結束后對每一個評審專家予以書面評價??墒窃趯嶋H中,為什么還有那么多人認為這種評價會流于形式呢?究竟該怎樣才能使一項制度發(fā)揮應有的作用呢?
“責任心!”江蘇省淮安市財政局政府采購處處長張標指出:“參與評價評審專家的相關人員必須有高度的責任心,如果連起碼的責任心都沒有,對評審專家的不規(guī)范行為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當然避免不了將評價淪為‘形式’?!?
目前,在很多實行政府采購評審專家信息反饋制度的地方,多是由采購人、代理機構或者政府采購特邀監(jiān)督員對政府采購評審專家進行評價, 但是他們能否把握好自己手中握有的“權力”,就成了信息反饋機制是否淪為形式的關鍵。
我們承認不同人站的角度不一樣,對事物的看法不一樣,但是公正、公允、實事求是地對評審專家的現場表現做出評價,這并不是一件非常難做到的事情。評審專家好與壞,合格不合格,不是一個人隨意勾勒出來的,所謂的評價也就是現場的再現,以及對評審專家的一些意見和建議。正如某地政府采購辦公室主任所言:“采購人或者采購中心評價一個評審專家好或不好,并不影響評審專家自身職稱待遇方面的問題,但是卻會對政府采購工作有極大影響?!痹囅耄绻荒軐嵤虑笫堑卦u價專家的行為表現,對評審專家在法律或者業(yè)務知識上的欠缺熟視無睹,就有可能耽誤對一個極有潛力的專家的培訓,或者誤用不合格的評審專家,相應地會影響到政府采購評審的公正性。
政府采購評審工作是政府采購活動的一個關鍵環(huán)節(jié),政府采購專家的政策理論水平和工作質量直接影響政府采購的質量和效率,所以,為了促使政府采購評審專家的管理更加有效,為了更好地推動政府采購事業(yè)的發(fā)展,誰對評審專家的水平擁有發(fā)言權,誰就應該盡力利用好自己的權力,而不是把權力握在手中不用或濫用。
表1 淮安市市級政府采購評審專家使用情況信息反饋表(現場監(jiān)督員用表)
填報單位: 記錄人: 記錄時間:
一、評審項目基本情況
采購編號 采購項目
采購方式 開標時間 開標地點
采購代理機
構或采購人 項目現場
主持人 采購項目
經辦人
本項目對評委要求簡要說明
二、評委評審情況記錄(根據實際情況,在相應欄目內打"√")
評 委
姓 名 出勤情況 遵守評審
紀律情況 評審項目的
熟悉程度 評審責任心
準時 遲到或
早退 缺席 良好 較好 較差 熟悉 較
熟悉 不
熟悉 負責 較
負責 一般
化 較差
其他需要
說明事項
本項目評審負責人:
監(jiān)督人員:
三、您對現場評審過程中的評委表現情況評價(包括綜合與個體評審能力)。您對本次評審活動有何意見與建議。供應商對評委有質疑或意見的,請記錄評委在其調查過程中的作為情況。
意見簽署人:
注:請在項目評審中或結束后填報此表,最遲可在項目中標人確定后將此表寄送淮安市財政局政府采購處-健康東路65號。
監(jiān)管手段應多元化
毋庸置疑,評審專家在政府采購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評審專家的水平決定了政府采購活動的“水平”,正因為評審專家所處的關鍵地位,使我國各級政府采購監(jiān)督管理部門對政府采購評審專家的管理工作都格外重視,從各項制度上來規(guī)范,要求各地財政部門建立政府采購評審專家信息反饋制度也就成了諸多規(guī)定中的一個。
政府采購是專家采購,但專家顯然不是“圣人”,他們的不足,需要人提醒,需要人告誡,只有在別人友善的督促中“評審水平”才能漸“高”,“評審技能才能漸“長”。從這個角度來講,為了使評審專家能在政府采購中更充分地發(fā)揮其正面作用,合乎適宜地去“攙扶”、去“督促”評審專家是非常有必要的。
另外,對評審專家的監(jiān)督和管理應該是動態(tài)的、連續(xù)的過程,不僅僅要通過政府采購活動結束后的信息反饋機制來監(jiān)管,也要通過對其進行業(yè)務培訓、定期或不定期的檢查、聽取知情人反映等多種形式來督促。曾從某地政府采購辦公室主任那里聽到這樣一件事,某玻璃領域的專家在與供應商吃飯時口出狂言:哪家玻璃廠家想中標,不通過我他中不了標!狂放的言論傳到了采購辦公室主任耳里,怎么容忍如此無視法律法規(guī)的所謂專家做評審!該主任當即就取消了其評審專家資格,表示絕不允許這樣的專家影響政府采購的公正性。
對政府采購評審專家監(jiān)管手段的多元化能使監(jiān)管力度更大,監(jiān)管效果更好。不管怎樣,認真貫徹相關制度、探尋多種監(jiān)督評審專家的方式依然是各級政府采購監(jiān)督管理部門肩頭的重任。
來源:政府采購信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