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購法》明確規(guī)定:“各級人民政府財政部門是負責政府采購監(jiān)督管理的部門,依法履行對政府采購活動的監(jiān)督管理職責?!睂h級政府財政部門來說,監(jiān)督管理是一個很大的薄弱環(huán)節(jié),主要表現(xiàn)在:領導認識不到位,重視程度不夠;監(jiān)督乏力,流于形式;機構設置不科學,不能形成相互制約的機制;采購規(guī)模小與大量違規(guī)采購同時存在;上級撥付的專項財政性資金脫離于政府采購監(jiān)督之外;預算內(nèi)無資金安排政府采購,預算外大量的資金又沒有管起來等等。這些問題如不及時加以解決,將嚴重阻礙縣級政府采購工作的開展。
要有效解決上述問題,財政部門是關鍵??h級財政部門要切實履行自己的監(jiān)管職責,強化監(jiān)管措施,不等待,不觀望,不畏難,扎扎實實地做好縣級政府采購工作。
首先,要進一步提高認識。要充分認識到實行政府采購制度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體制的需要,是建立公共財政體制的需要,是財政支出改革的需要,是廉政建設的需要?!疤岣哒J識”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有的人說他提高了認識,其實并沒有提高認識。比如在收支管理上,往往是重收入輕支出,沒有向收支并重轉變;預算內(nèi)沒有資金安排采購預算,就說縣級不需要實行政府采購等,這種認識要切實改變。
其次,縣級財政部門要帶頭執(zhí)行政府采購制度?!昂捌粕ぷ樱蝗缱龀鰳幼印?。在政府采購方面,財政部門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只有財政部門帶頭執(zhí)行了政府采購制度,才能為其他單位做出表率。實行政府采購,可以說是財政部門的一場自我革命,要打破特權思想,改變過去的不規(guī)范做法,自覺接受其他單位和社會公眾的監(jiān)督,讓“陽光采購”照亮自身。
第三,要科學設置監(jiān)督管理機構。一是要設置職能健全的政府采購管理辦公室。這個機構要有權編制政府采購預算,對政府采購預算進行審核把關并負責執(zhí)行(預算外資金要編制政府采購計劃,嚴禁無計劃采購);要有采購資金支付權,各股室分散管理的采購資金(包括預算外資金)要從一個口子出,由采管辦簽署“支付令”后方可支付;二是要設置采管辦、會計核算中心和國庫股三者相互制約、相互協(xié)調的管理機構。資金由國庫股集中支付,會計核算中心不能有資金支付權,國庫股只有在見到采管辦的簽字同意后,方可支付政府采購資金。
第四,要強化服務意識,提高服務水平。要牢固樹立“管理就是服務”的觀念,寓管理于服務之中。實行政府采購制度后,各單位的采購權就被分離出來,為了滿足各單位的工作需要,必須搞好采購服務。在當前應實行效率優(yōu)先的原則,在遵守“三公”原則的前提下,盡可能及時地滿足單位的工作需要。為方便操作,提高效益,有必要制訂辦公用品和設備配置標準化制度,一方面可防止各單位互相攀比,盲目要求高配置,浪費財力和資源;另一方面可有效解決“指定品牌”采購問題,實行該制度后,同類辦公用品和設備在全縣執(zhí)行統(tǒng)一的標準,不給單位指定品牌的機會,確有特殊需求的,需經(jīng)專家認證和采管辦同意后,方可采購,這樣會使政府采購更加公開、公平、公正。此外,還有利于形成“政府采購產(chǎn)品”品牌,樹立政府采購的良好形象。
第五,大力推動工程政府采購。工程是政府采購中的“大西瓜”,決不能丟了它;可工程又是政府采購中的難點。說它難,不是難在技術上,而是難在“不敢”上,難在不敢觸動舊的利益格局??烧少徶贫染褪且{整舊的、不合理的利益格局,防止腐敗。怎么辦?財政部門一方面要理直氣壯地抓工程政府采購管理,運用法律武器破除阻力,依法采購,依法行政;另一方面可由小到大、由點到面逐步推開,積累經(jīng)驗,逐步規(guī)范。老是不開展,怎么行?!
第六,建議上級財政部門對下?lián)艿膶m椯Y金指定實行政府采購。在縣級,有不少專項資金是上級財政部門或其對口部門直接下?lián)艿絾挝坏?,縣級財政無法管理,也無法監(jiān)督,從而給了單位逃避政府采購的機會。建議上級財政部門今后將專項資金直接撥到縣財政局,并指定實行政府采購,這對推動縣級政府采購非常有幫助。
第七,上級財政部門要定期檢查和考核縣級財政部門。檢查和考核是推動工作的有效方法,在政府采購制度推行初期尤其需要自上而下的檢查和考核,一方面可幫助縣級財政部門克服工作阻力,另一方面也可防止因縣級財政部門自身的問題而影響政府采購工作的開展。
第八,要有必要的經(jīng)費保障。《政府采購法》規(guī)定,集中采購機構為非營利性事業(yè)法人,那么它的經(jīng)費來源就要靠財政撥款來保障。由于縣級財政大多比較困難,這方面的保障不夠,這勢必影響政府采購工作的開展和采購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建議上級財政部門安排一定的專項經(jīng)費來解決這個問題,縣財政也要實行有保有壓的方針,對重點改革提供足夠的經(jīng)費保障,維護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的大局。
來源:中國政府采購網(wǎng) 何金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