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公司的投標報價是最低的,工程設計方案也是最優(yōu)的,可是評標委員會卻只能把他們的投標判作無效投標。面對這個結果,這家公司的項目經理沒有提出任何異議,評標委員會的專家們卻都表示惋惜。我的心里更不是滋味!”某市政府采購中心在組織完當地一學校的二期工程招標后,該中心的項目負責人小李非常遺憾地告訴記者。這究竟是為什么呢?
據小李介紹,受采購人的委托,上一個寒假的時候,他們中心再次就其所需的學校二期工程進行公開招標。在審閱商務條件、技術方案、投標報價的過程中,評標專家們一致認為H公司的綜合條件是最好的,應該是最后的中標供應商。但在評審環(huán)節(jié)結束后,小李在協(xié)助專家們進行分數匯總時,卻驚訝地發(fā)現,H公司的投標文件中的工程名稱并非此期工程招標的名稱,而是該中心暑假時就同一采購人組織的一期工程招標的工程名稱(參與一期工程的投標時,H公司因為報價太高,痛失了機會)。怎么辦?小李犯難了。
這一“重大發(fā)現”很快就讓評審現場炸開了鍋:5位評標專家中,有兩位專家主張允許H公司項目經理到現場來就該問題進行澄清;另外三位專家卻表示,投標的工程項目名稱屬于招標的實質性問題,不應給予澄清的機會?,F場,采購人代表也表了態(tài):“這個問題不是什么大問題,一定是因為都是我們學校的標,他們在制作投標文件時,不小心就給搞錯了?!笨吹皆u標現場因為“三對三”無法得出結論的場面,監(jiān)督部門的工作人員也發(fā)表了自己的看法:“投標時工程名稱都搞錯了,施工時指不定他們還會出別的紕漏。”表達完畢,還轉向了坐在旁邊的公證人員:“你說是不是這個理呀,老張?”公證人員笑著點了點頭。
接下來,評審現場,除了小李之外,大家都參與了熱烈的討論。最終,觀點出現了完全一邊倒的情況,在場的人都勸采購人代表不要再考慮H公司了,工程建設是來不得半點馬虎的。采購人代表雖然有些于心不甘,但大家都在說服他,而且說得也不無道理,他也只好認了。
“說實話,我當時很想發(fā)表自己的看法,給H公司澄清的機會,這畢竟只是制作投標文件時的一個疏漏而已,也可以稱作是書寫方面的明顯錯誤。如果把它算作書寫方面的錯誤,根據《政府采購法》是應該給予供應商澄清機會的?!毙±钔锵У乇硎?,“但我卻最終什么也沒有說,因為我們中心有規(guī)定,涉及到對供應商的評價,不允許我們在現場的工作人員發(fā)表任何言論。哎……”
最終,另一家公司以高出H公司4萬元的價格中標,建設方案也與H公司有別?!斑@個事情雖然已經過去很久了,但是我還是非常遺憾。也正是因為這件事情,我向領導提了個建議,我們要做一個制作‘投標文件提示表’掛在我們發(fā)放招標文件的辦公室里,把我們在招標中發(fā)現的供應商的荒唐錯誤進行匿名公示,以提醒其他供應商,例舉錯誤一欄隨時可以添加內容。目前這個表正在研究匯總,很快會出來。”小李介紹說。
來源: 政府采購信息報 萬玉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