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標反復四次才塵埃落定,算是相當“難產”的一個項目了。在某機關委托某中介代理機構采購物業(yè)服務的項目中,先后四次反復調整標書、重新招標,才將該項目完成。糾其原因,表面上看三次廢標各有說法,然而實質上的原因呢?
據筆者了解,此次采購的物業(yè)服務項目,第一次是由于宣傳不夠,前來投標的供應商只有兩家二廢標;第二次是由于全部供應商的報價都高于標底價,結果全部供應商的投標都成為了無效標,只有廢標重招;第三次開標前,采購人和該中介代理機構經過商討,改變了招標文件的部分技術內容,并公布了預算金額,結果開標時,也只有兩家供應商參加了投標,原因是在現(xiàn)在的人力成本情況下,預算金額根本不夠。無奈之下,采購人在第四次開標前追加了預算,并公開了預算金額。幾番折騰下來,這個采購項目才得以完成。
中介代理機構在采購過程中的責任心問題反復被社會各界提出討論,但是此次四次修改才成功的采購項目中,該中介代理機構每一步都兢兢業(yè)業(yè)地按部就班地操作,難道責任心還存在問題嗎?筆者認為,問題就在于對責任心的理解。
中介代理機構在操作政府采購項目的時候,按部就班地操作,確是一種責任心的表現(xiàn),然而這只是一種表象上的責任心。深層次的責任心則是用“心”去工作,用“心”去招辦法更好地完成采購項目。中介代理機構承擔著制作招標文件的任務,在制作招標文件的過程中,必要的市場調查是必不可少的。而當出現(xiàn)因為標底原因廢標的情況后,仔細研究招標文件的條件和要求是否存在不合理的問題更是應當?shù)?。然而該中介代理機構都沒有去做。按照每一步的既定要求去干活,是機器人都可以完成的動作。只有用心去完善的時候,才能夠稱得上是責任心。如果該中介代理機構用心去操作這個項目,一個普通的物業(yè)服務項目也總不至于反復四次。重新招標對于采購的每一方都是“害”,中介代理機構更應該引以為戒,充分理解責任心的含義,避免不必要的“難產”項目出現(xiàn)。
來源:政府采購信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