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地供應商如何提供本地化服務”系列報道一
編者按 “外地供應商為了提供后續(xù)服務,到本地尋找其他公司進行‘捆綁’,這給政府采購監(jiān)管部門的監(jiān)管工作增加了難度。”在一次采訪中,采訪對象向政府采購信息報記者透露了最近工作中遇到的困惑。
好不容易才中標或成交,外地供應商為何好端端的要找當?shù)毓尽袄墶??都說“外來的和尚好念經(jīng)”,難道在政府采購領域,“外來的和尚”經(jīng)不好念?原來是“提供本地化服務”的條款給不少供應商帶來困擾。
在全國政府采購大市場逐步形成的今天,供應商參與政府采購項目競爭的范圍日漸擴大,越來越多的外地供應商中標或成交已成趨勢。外地供應商中標或成交后如何提供高效、優(yōu)質的服務值得關注。為此,本報特推出“外地供應商如何提供本地化服務”系列報道,對這一問題進行探討,也歡迎廣大讀者參與討論。來信請寄:Lixian6909@163.com <mailto:Lixian6909@163.com>
“參與政府采購活動的外地供應商挺多的,剛剛結束的一個辦公家具采購項目,就是外市的供應商最后成交?!鄙轿魇〈笸姓少徶行墓ぷ魅藛T裴雅雅說,“供應商庫里的外地供應商也越來越多。
外地供應商合同比重逐年上升
財政部國庫司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2003年,在1659.4億元的全國政府采購規(guī)模中,省內合同額為1079.7億元,占全國政府采購額的65%,省外合同額為316.8億元,占全國政府采購額的19%。
對此,相關人士解釋,所謂的省內與省外合同,是指一個?。ㄊ校﹥全@得政府采購工程和服務合同的供應商為省(市)內還是?。ㄊ校┩夤?,以及貨物合同的產(chǎn)品來自?。ㄊ校﹥冗€是?。ㄊ校┩猓撝笜朔从沉说貐^(qū)市場的開放程度和地區(qū)間的競爭能力。
上述統(tǒng)計數(shù)字也表明,早在《政府采購法》頒布的當年,在所有政府采購合同中,由外地供應商中標或成交而獲得的政府采購合同所占的比重已不容小視。
幾年來,隨著政府采購制度改革的深入推進,各地政府采購市場發(fā)展日趨成熟,政府采購電子化建設的加強使信息共享增強,供應商參與外地政府采購項目的機會大大增加。越來越多的供應商除了積極參與本地政府采購活動的競爭外,還將業(yè)務范圍拓展到其他區(qū)域市場,供應商獲得外地政府采購合同不再是新鮮事??梢灶A見,省外合同占全國政府采購規(guī)模的比重將會更大。
部分省市開通“綠色通道”
“支持外地供應商參與本地政府采購項目的競爭,符合《政府采購法》的精神,采購單位也可以從中得到實惠?!敝袊鐣茖W院財貿(mào)研究所副研究院馬蔡琛說。
他認為,各國設置政府采購制度的目的在于政府為了公共利益而作為消費者參與市場交易。“既然是市場交易行為,那么,只有通過公平、充分的競爭,才能保證將合同授予最具有競爭力的供應商。”
目前,政府是整個市場的最大消費者,政府采購數(shù)額巨大,已經(jīng)成為供應商之間展開競爭的重要領域。各地也為外地供應商參與本地政府采購市場提供便利。如規(guī)定已經(jīng)具備政府采購供應商資格的外地供應商,只要持有效證件到當?shù)卣少彵O(jiān)管部門登記備案,即可加入當?shù)氐恼少徆處欤苯訁⑴c政府采購活動的競爭等。
還有部分地市級直接共享中央級或者省級政府采購項目的結果,為實力較強、信譽良好的優(yōu)秀供應商開設進入本地政府采購市場的“綠色通道”。
自由競爭增加監(jiān)管難度
外地優(yōu)秀供應商的參與,促使本地供應商提高自身實力,提升了當?shù)卣少徥袌龉痰恼w水平,給采購單位帶來了直接的經(jīng)濟效益,也為當?shù)卣少弾砹诵迈r和活力。
“但在獲得供應商構成多元化好處的同時,外地供應商的廣泛參與也給政府采購監(jiān)管部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闭憬∝斦d政府采購管理辦公室副處長錢國興說。他給政府采購信息報的記者舉例,在《政府采購法》及其相關法律法規(guī)中,列入不良行為記錄名單和禁止參加政府采購活動是對供應商威懾力最大的兩種處罰方式之一,但由于供應商的違法行為具有地域性的特點,在供應商信息無法跨區(qū)域共享的情況下,供應商在甲地被“列入不良行為記錄名單,禁止參加政府采購活動三年”后,“一轉身”還能參加乙地的政府采購競爭,這對其他共同參與競爭的守法供應商而言,有失公平。
“對外地供應商的資格條件進行審核難,對外地供應商的履約情況進行監(jiān)管更難?!币晃徊辉竿嘎缎彰恼少彵O(jiān)管部門工作人員說。他認為:“如果供應商尋找當?shù)氐墓具M行‘捆綁’,一旦該公司不按質按量提供服務,政府采購監(jiān)管部門根本無法要求他們。即使中標或成交供應商與該公司簽訂了協(xié)議,協(xié)議也在政府采購合同范圍之外,不受政府采購合同的約束,二者一旦產(chǎn)生糾紛,采購單位的利益將受到損害。”
來源:政府采購信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