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網上競價在各地的日常采購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它無論是作為協議供貨二次競價的手段,還是使用信息化技術替代傳統(tǒng)詢價采購,都因快捷、便利得到了各地集中采購機構和采購人的喜愛。集中采購機構和采購人普遍認為網上競價的限時保密報價規(guī)則對控制采購價格很有實效。某中央單位采購人曾表示,使用網上競價采購的照相機比協議供貨最高限價低了20%。
但是,現行的網上競價制度也存在了一些不可控因素。前不久,某地政府采購中心使用網上競價為當地統(tǒng)計部門采購臺式計算機,沒想到5臺電腦中竟然有一臺是使用了長達一年的測試用機。某中央部門使用網上競價采購打印機,最終成交供應商的報價比其他供應商低出一大塊,這讓他們十分欣喜??墒窃诓少徍贤炗喼螅山还掏蝗环椿?,說以此價格無法供貨。采購人以合同約定要求供應商供貨,他們卻私自降低了打印機的配置。
類似的情況還有很多,網上競價逐漸暴露出的問題讓各地的集中采購機構和采購人對其又愛又恨。那么,如何有效使用網上競價,做到揚其長避其短呢?
網上競價出現的種種問題,正是因為信息化手段讓買賣雙方在網上完成交易,沒有任何紙質采購文件出現,導致其在當今的交易習慣下喪失了一定的約束力。有關專家建議,使用網上競價方式進行采購,一定要對采購合同簽訂和驗收兩環(huán)節(jié)多加重視,其中,驗收環(huán)節(jié)尤為重要。
成交之后,集中采購機構或者采購人應仔細檢查供應商的代理資質及其提供的產品。有些供應商無資質參與競價,集中采購機構或者采購人在組織采購時無法發(fā)現;有些供應商借口沒有完全理解技術需求,提供與競價承諾不同的產品;還有的供應商私自降低產品配置……
如此一來,集中采購機構或者采購人在驗收時,最好邀請專業(yè)人士以及用戶單位到場,對產品進行全面驗收。只有有符合需求的優(yōu)質產品再加上具有優(yōu)勢的價格,網上競價才能真正發(fā)揮其應有的功效。
來源:政府采購信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