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串標頑癥“開刀”
http://www.scshapp.com/index.php
發(fā)布日期:2010年12月02日
案情
某市機關干部住宅小區(qū)土方回填工程實行公開招標。S公司以低于最高限價10萬元的最低報價中標。正當大家為此歡欣鼓舞之時,有人舉報S公司利用各種手段,對其他投標供應商進行威脅利誘,達到非法中標的目的。
該市市委、市政府接到舉報后,立即指示公安、紀檢、監(jiān)察、財政、審計等部門組成聯合調查組進行查處。很快查明:S公司在評標前分別找其他投標供應商,要求他們提供報價,放棄中標,事成之后許諾給予一定的好處費。最后,參與串標的人都得到了1萬多元的好處費。
該案最終處理結果:取消S公司的中標資格,重新組織招投標;沒收S公司的投標保證金并處罰款;將S公司永遠開除出該市政府采購市場,對參與組織串標的有關責任人處以治安拘留,獎勵舉報有功者。
所謂串標,是指在招投標過程中,投標人之間或投標人與招標人之間通過事先約定,串通報價或串通采取限制性的技術或商務手段等,以謀取中標的非法行為。串標的形式
從串通投標的行為主體來分又有以下表現形式:
分析
所有投標人均參與串標。有的是招標人有意支持,即招標人已圈定中標人,暗示該意向中標人找?guī)准覇挝慌銟耍挥械氖钦袠巳送耆恢?。上述案例就是后一種情況,具體做法包括:投標人之間相互約定,一致抬高投標報價;投標人之間相互約定,一致壓低投標報價;投標人之間約定,在類似項目中輪流以高價位或低價位中標;投標人之間相互串通,約定給沒有中標或者棄標的其他投標人棄標補償費。
部分投標人串通。如果評標時以平均價作為基礎價進行綜合評分的話,則幾家投標人的統(tǒng)一報價極有可能會影響中標結果。然后他們在背后進行利益分配。這種串標行為更加難以認定,如果沒有直接證據表明他們相互串通就很難認定。
招標人或招標代理機構與某一投標人串通。招標人泄漏信息以減少投標人數量;或在資質審查、技術標準、評標方法、合同條款等方面設置傾向性條件;或向某一投標人泄露標底,在評標過程中對評委施加影響等。
串標行為的認定與處罰
《招標投標法》第53條規(guī)定,投標人相互串通投標或者與招標人串通投標的,投標人以向招標人或者評標委員會成員行賄的手段謀取中標的,中標無效,處中標項目金額5‰以上10‰以下的罰款,對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單位罰款數額5%以上10%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并處沒收違法所得;情節(jié)嚴重的,取消其1年至2年內參加依法必須進行招標的項目的投標資格并予以公告,直至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吊銷營業(yè)執(zhí)照;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給他人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刑法》第223條規(guī)定,投標人相互串通投標報價,損害招標人或者其他投標人利益,情節(jié)嚴重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投標人與招標人串通投標,損害國家、集體、公民合法利益的,依照前款的規(guī)定處罰。2001年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經濟犯罪案件追訴標準的規(guī)定》第68條第1款規(guī)定,投標人相互串通投標報價,或者投標人與招標人串通投標,損害招標人、投標人或者國家、集體、公民的合法利益,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50萬元以上的,應予追訴。
現階段,對于串標行為的認定仍停留在口供認定的基礎上,串標人之間只要建立攻守同盟,常規(guī)的調查手段就很難取證和認定。因此,有必要按照有關法律法規(guī),參考國內外相關做法,制訂串通投標行為具體認定標準,明確和規(guī)范串通投標違規(guī)行為的具體認定條件,變“口供證據為主定性”為“間接證據綜合定性”。
在因串標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數額的認定上,該損失應主要為招標人因串標行為的發(fā)生而多支出的采購成本,如果該采購成本難以評估,可考慮推定以串標行為的主謀為串標所支出的費用作為認定的依據。
那么該如何防范串標這一頑癥呢?一是加強保密工作。二是信息公開,降低投標門檻,擴大投標企業(yè)數量。三是加大稽查力度。四是加大打擊力度,殺一儆百,一旦發(fā)現串標行為,徹查、嚴懲到底。
來源:中國政府采購報
某市機關干部住宅小區(qū)土方回填工程實行公開招標。S公司以低于最高限價10萬元的最低報價中標。正當大家為此歡欣鼓舞之時,有人舉報S公司利用各種手段,對其他投標供應商進行威脅利誘,達到非法中標的目的。
該市市委、市政府接到舉報后,立即指示公安、紀檢、監(jiān)察、財政、審計等部門組成聯合調查組進行查處。很快查明:S公司在評標前分別找其他投標供應商,要求他們提供報價,放棄中標,事成之后許諾給予一定的好處費。最后,參與串標的人都得到了1萬多元的好處費。
該案最終處理結果:取消S公司的中標資格,重新組織招投標;沒收S公司的投標保證金并處罰款;將S公司永遠開除出該市政府采購市場,對參與組織串標的有關責任人處以治安拘留,獎勵舉報有功者。
所謂串標,是指在招投標過程中,投標人之間或投標人與招標人之間通過事先約定,串通報價或串通采取限制性的技術或商務手段等,以謀取中標的非法行為。串標的形式
從串通投標的行為主體來分又有以下表現形式:
分析
所有投標人均參與串標。有的是招標人有意支持,即招標人已圈定中標人,暗示該意向中標人找?guī)准覇挝慌銟耍挥械氖钦袠巳送耆恢?。上述案例就是后一種情況,具體做法包括:投標人之間相互約定,一致抬高投標報價;投標人之間相互約定,一致壓低投標報價;投標人之間約定,在類似項目中輪流以高價位或低價位中標;投標人之間相互串通,約定給沒有中標或者棄標的其他投標人棄標補償費。
部分投標人串通。如果評標時以平均價作為基礎價進行綜合評分的話,則幾家投標人的統(tǒng)一報價極有可能會影響中標結果。然后他們在背后進行利益分配。這種串標行為更加難以認定,如果沒有直接證據表明他們相互串通就很難認定。
招標人或招標代理機構與某一投標人串通。招標人泄漏信息以減少投標人數量;或在資質審查、技術標準、評標方法、合同條款等方面設置傾向性條件;或向某一投標人泄露標底,在評標過程中對評委施加影響等。
串標行為的認定與處罰
《招標投標法》第53條規(guī)定,投標人相互串通投標或者與招標人串通投標的,投標人以向招標人或者評標委員會成員行賄的手段謀取中標的,中標無效,處中標項目金額5‰以上10‰以下的罰款,對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單位罰款數額5%以上10%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并處沒收違法所得;情節(jié)嚴重的,取消其1年至2年內參加依法必須進行招標的項目的投標資格并予以公告,直至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吊銷營業(yè)執(zhí)照;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給他人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刑法》第223條規(guī)定,投標人相互串通投標報價,損害招標人或者其他投標人利益,情節(jié)嚴重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投標人與招標人串通投標,損害國家、集體、公民合法利益的,依照前款的規(guī)定處罰。2001年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經濟犯罪案件追訴標準的規(guī)定》第68條第1款規(guī)定,投標人相互串通投標報價,或者投標人與招標人串通投標,損害招標人、投標人或者國家、集體、公民的合法利益,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50萬元以上的,應予追訴。
現階段,對于串標行為的認定仍停留在口供認定的基礎上,串標人之間只要建立攻守同盟,常規(guī)的調查手段就很難取證和認定。因此,有必要按照有關法律法規(guī),參考國內外相關做法,制訂串通投標行為具體認定標準,明確和規(guī)范串通投標違規(guī)行為的具體認定條件,變“口供證據為主定性”為“間接證據綜合定性”。
在因串標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數額的認定上,該損失應主要為招標人因串標行為的發(fā)生而多支出的采購成本,如果該采購成本難以評估,可考慮推定以串標行為的主謀為串標所支出的費用作為認定的依據。
那么該如何防范串標這一頑癥呢?一是加強保密工作。二是信息公開,降低投標門檻,擴大投標企業(yè)數量。三是加大稽查力度。四是加大打擊力度,殺一儆百,一旦發(fā)現串標行為,徹查、嚴懲到底。
來源:中國政府采購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