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標中對計算錯誤、漏項和缺項的處理方法
http://www.scshapp.com/index.php
發(fā)布日期:2011年07月04日
如何處理投標文件的計算錯誤、漏項和缺項,是評標活動的一大難題,主要是因為對于投標文件的計算錯誤、漏項和缺項歸于重大偏差還是細微偏差認定不太容易。在完成了初步評審后,評標委員會將僅對在實質性上響應招標文件要求的投標文件進行詳細評審。評標委員會將逐項列出各投標文件的全部細微偏差。所謂細微偏差是指投標文件在實質上響應招標文件要求,但在個別地方存在漏項或者提供了不完整的技術信息和數(shù)據(jù)等情況,并且補正這些遺漏或者不完整不會對其他投標人造成不公平的結果。細微偏差不影響投標文件的有效性。評標委員會應當書面要求存在細微偏差的投標人在評標結束前予以補正。拒不補正的,在詳細評審時可以對細微偏差作不利于該投標人的量化,招標人需要引起重視的是,對于細微偏差的量化標準一定要在招標文件中明確,避免無法操作。對于投標文件中出現(xiàn)的計算錯誤、漏項和缺項不能一概予以調(diào)整,或者全部廢標,而是應在分析其性質的基礎上進行認定。下面我們逐一分析如何將投標文件的計算錯誤、漏項和缺項歸類為重大偏差或是細微偏差。
投標文件的計算錯誤計算錯誤有如下幾種:工程量計算錯誤、單價填寫明顯錯誤、單價匯總與總價填寫不一致和總價的數(shù)字表述與投標函中的文字表述不一致。
第一種情形最好在招標文件中約定修改工程量是否屬于重大偏差,如果屬于重大偏差則根本不能進入詳細評審,更無從談起計算錯誤的修正;第二、三兩種情形在七部委30號令第五十三條已有明確規(guī)定“評標委員會對實質上響應招標文件要求的投標文件進行報價評估,除專用條款另有規(guī)定,應當按照下述原則進行修正:(1)用數(shù)字表示的數(shù)額與用文字表示的數(shù)額不一致時,以文字數(shù)額為準;(2)單價與工程量的乘積與總價之間不一致時,以單價為準。若單價有明顯的小數(shù)點錯位,應以總價為準,并修改單價?!敝皇菍τ谧詈笠环N情形,按照單價與總價不一致,應當以單價為準,但是按照文字表述與數(shù)字不一致又以文字為準,那么到底是以數(shù)字的單價為準,還是以文字的總價為準?對于此種情形是否算是部門規(guī)章的缺陷?筆者建議還是應當在招標文件中明確約定為好。
投標文件的漏項、缺項投標文件的漏項、缺項的情形包括:一是商務標的工程量清單漏項、缺項;二是技術標的漏項、缺項。在商務標的投標報價要求中,招標人通常的描述是對于工程量清單的漏項視同于其價格包含在其他部分,不予調(diào)整。筆者認為這樣的表述值得商榷。
首先我們應當判斷其漏項、缺項補正后是否對其他投標人造成不公平。所謂不公平,筆者認為指的是,在“最低價中標”評標是否補正后影響排名,在綜合評估中是否影響得分;如不影響才能視為細微偏差,之后應當對其質詢,如拒不補正才能進行不利于其的細化。細化的標準是:在經(jīng)評審的最低投標價中標的評標中,補上其漏項、缺項,計算出比原投標價高的評標價,但在簽訂合同時仍以其較低的投標價為準;在綜合評估法中,補上其漏項、缺項,計算出一個評標價,與原投標價比較,分別計算其商務標得分,以較低的得分記入總分,在簽訂合同時仍以其較低的投標價為準。對于投標報價中已經(jīng)列出的工程量清單,只是沒有填寫價格的,表明此部分工程量投標人已經(jīng)考慮到,因為其未填寫價格,可以視為其價格已經(jīng)包含在其他項目中。(這個細化的標準是筆者自己根據(jù)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提出的,供大家參考。)
技術標的漏項、缺項是否構成對其他投標人的不公平,如何進行量化是個棘手的問題。法律法規(guī)沒有明確,需要我們在實踐中探索合理的量化標準。
來源:中國招標投標網(wǎng)
投標文件的計算錯誤計算錯誤有如下幾種:工程量計算錯誤、單價填寫明顯錯誤、單價匯總與總價填寫不一致和總價的數(shù)字表述與投標函中的文字表述不一致。
第一種情形最好在招標文件中約定修改工程量是否屬于重大偏差,如果屬于重大偏差則根本不能進入詳細評審,更無從談起計算錯誤的修正;第二、三兩種情形在七部委30號令第五十三條已有明確規(guī)定“評標委員會對實質上響應招標文件要求的投標文件進行報價評估,除專用條款另有規(guī)定,應當按照下述原則進行修正:(1)用數(shù)字表示的數(shù)額與用文字表示的數(shù)額不一致時,以文字數(shù)額為準;(2)單價與工程量的乘積與總價之間不一致時,以單價為準。若單價有明顯的小數(shù)點錯位,應以總價為準,并修改單價?!敝皇菍τ谧詈笠环N情形,按照單價與總價不一致,應當以單價為準,但是按照文字表述與數(shù)字不一致又以文字為準,那么到底是以數(shù)字的單價為準,還是以文字的總價為準?對于此種情形是否算是部門規(guī)章的缺陷?筆者建議還是應當在招標文件中明確約定為好。
投標文件的漏項、缺項投標文件的漏項、缺項的情形包括:一是商務標的工程量清單漏項、缺項;二是技術標的漏項、缺項。在商務標的投標報價要求中,招標人通常的描述是對于工程量清單的漏項視同于其價格包含在其他部分,不予調(diào)整。筆者認為這樣的表述值得商榷。
首先我們應當判斷其漏項、缺項補正后是否對其他投標人造成不公平。所謂不公平,筆者認為指的是,在“最低價中標”評標是否補正后影響排名,在綜合評估中是否影響得分;如不影響才能視為細微偏差,之后應當對其質詢,如拒不補正才能進行不利于其的細化。細化的標準是:在經(jīng)評審的最低投標價中標的評標中,補上其漏項、缺項,計算出比原投標價高的評標價,但在簽訂合同時仍以其較低的投標價為準;在綜合評估法中,補上其漏項、缺項,計算出一個評標價,與原投標價比較,分別計算其商務標得分,以較低的得分記入總分,在簽訂合同時仍以其較低的投標價為準。對于投標報價中已經(jīng)列出的工程量清單,只是沒有填寫價格的,表明此部分工程量投標人已經(jīng)考慮到,因為其未填寫價格,可以視為其價格已經(jīng)包含在其他項目中。(這個細化的標準是筆者自己根據(jù)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提出的,供大家參考。)
技術標的漏項、缺項是否構成對其他投標人的不公平,如何進行量化是個棘手的問題。法律法規(guī)沒有明確,需要我們在實踐中探索合理的量化標準。
來源:中國招標投標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