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種制度的國際范本
http://www.scshapp.com/index.php
發(fā)布日期:2012年12月17日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GPA談判進程的提速,客觀上要求我國進一步完善立法。歐美等國政府采購制度發(fā)展的經驗,可為我國政府采購制度體系的完善提供多方面的借鑒。
司法救濟解決政采爭議
韓國:投標人可直接上訴法院
韓國對國內政府采購中發(fā)生的投訴,由招標單位處理;如果投標人有異議,可直接向法院起訴,由法院解決。在國際招標中,如果投標企業(yè)認為采購人在采購過程中有違反政府采購協(xié)議的行為,可先向采購人提出質疑,協(xié)商解決。如果雙方意見不能達成一致,投標企業(yè)可向韓國國際合同糾紛調解委員會提出申訴,請求裁決。
美國:政采爭議走合同糾紛程序
在美國,政府采購爭議屬于合同糾紛范疇。解決合同糾紛,需要供應商首先向合同官員提交索賠要求書,索賠要求書說明索賠的理由、法律依據(jù)和索賠金額等。合同官員在收到索賠通知書后60日內簽發(fā)決定。供應商若不服索賠決定,可在收到索賠決定后90天內就合同官員的決定上訴到合同訴訟理事會,或者在1年內向美國聯(lián)邦賠償法院提出上訴。
歐盟:寬松的救濟機制或導致濫訴
歐盟規(guī)定限額以上的采購項目,供應商可以直接向歐盟法院上訴。上訴期內所簽合同無效,公共合同監(jiān)管局可對合同的簽訂人予以制裁。合同簽訂后也可以上訴或投訴,如有違法,公共合同監(jiān)管局仍可認定合同無效。但這也會產生負面的影響,可能導致濫訴。
集中采購各行其“道”
美國:集采機構也需“搶”市場
美國采取集中采購與分散采購相結合的采購模式。在集中采購中,隸屬白宮的聯(lián)邦政府總務署(GSA)主要行使組織操作職能,GSA通過協(xié)議供貨或接受其他機構委托招標等方式為其他機構提供服務,其他機構可以自行決定是否執(zhí)行GSA集中簽訂的采購合同。GSA為其他機構提供服務時收取服務費,因此,需要不斷提高采購效率和服務質量,以爭取更多的委托項目。在部門采購方面,聯(lián)邦政府國防部、航空航天局和財政部等采購規(guī)模較大的部門,在部門內設立了政府采購辦公室,獨立開展本部門的采購工作。
韓國:中央、地方限額以上項目須交集采機構
韓國實行較為集中的政府采購管理體制。韓國的政府采購管理制度規(guī)定,中央部門的政府采購中,價值在30億韓元以上的工程采購項目、5000萬韓元以上的貨物采購,都必須由調達廳代為進行。地方部門的政府采購中,價值在100億韓元以上的工程采購項目、5000萬韓元以上的貨物采購也應由調達廳代為進行。上述標準以下的采購項目,既可以由各部門自行采購,也可以委托調達廳代為采購。調達廳是韓國財政經濟部下屬的一個副部級單位,也是全國惟一的政府采購專職機構。
電子化成為必然之選
韓國:電子招標實現(xiàn)頂層設計
韓國制定的《電子交易基本法》和《電子簽名法》,對電子交易活動作出了規(guī)范。雖然這兩部法并不針對政府采購活動,但是在政府采購活動中必須嚴格按這兩部法的規(guī)定執(zhí)行。韓國的政府采購業(yè)務都在網上進行,包括采購信息的公布、物資采購等。在韓國,各供應商可根據(jù)網上公布的信息,在網上投標。投標結果由電子計算機自動排位確定,并自動向社會公告。
新加坡:以電子化增強透明度
新加坡完備的法律法規(guī)體系,使政府采購電子化發(fā)展較快。新加坡將公開招標作為主要的采購方式,并通過電子化增強采購的競爭性和透明度。政府采購電子化系統(tǒng)不僅將所有信息公開,而且采購過程也公開進行,政府部門隨時可以對任何一個采購環(huán)節(jié)進行復查。社會公眾可以從網上查看采購過程和采購結果。此外,新加坡政府還非常重視網絡的安全性。
意大利:網上交易限額低
意大利集中采購機構CONSIP建立電子采購平臺,開設了網上商店、網上招標和網上交易市場。通用產品基本納入網上商店。由經濟財政部制定產品標準,CONSIP在市場調研、了解需求后,實施網上招標,并與中標供應商簽訂框架合同,協(xié)議的期限一般為2-3年。意大利2001年開始啟動網上交易市場,低于歐盟規(guī)定限額的可以通過網上交易,符合條件的供應商直接將其產品在網上發(fā)布,公共機構可進入市場選購。(程紅琳 耿丹丹)
來源:中國政府采購報
司法救濟解決政采爭議
韓國:投標人可直接上訴法院
韓國對國內政府采購中發(fā)生的投訴,由招標單位處理;如果投標人有異議,可直接向法院起訴,由法院解決。在國際招標中,如果投標企業(yè)認為采購人在采購過程中有違反政府采購協(xié)議的行為,可先向采購人提出質疑,協(xié)商解決。如果雙方意見不能達成一致,投標企業(yè)可向韓國國際合同糾紛調解委員會提出申訴,請求裁決。
美國:政采爭議走合同糾紛程序
在美國,政府采購爭議屬于合同糾紛范疇。解決合同糾紛,需要供應商首先向合同官員提交索賠要求書,索賠要求書說明索賠的理由、法律依據(jù)和索賠金額等。合同官員在收到索賠通知書后60日內簽發(fā)決定。供應商若不服索賠決定,可在收到索賠決定后90天內就合同官員的決定上訴到合同訴訟理事會,或者在1年內向美國聯(lián)邦賠償法院提出上訴。
歐盟:寬松的救濟機制或導致濫訴
歐盟規(guī)定限額以上的采購項目,供應商可以直接向歐盟法院上訴。上訴期內所簽合同無效,公共合同監(jiān)管局可對合同的簽訂人予以制裁。合同簽訂后也可以上訴或投訴,如有違法,公共合同監(jiān)管局仍可認定合同無效。但這也會產生負面的影響,可能導致濫訴。
集中采購各行其“道”
美國:集采機構也需“搶”市場
美國采取集中采購與分散采購相結合的采購模式。在集中采購中,隸屬白宮的聯(lián)邦政府總務署(GSA)主要行使組織操作職能,GSA通過協(xié)議供貨或接受其他機構委托招標等方式為其他機構提供服務,其他機構可以自行決定是否執(zhí)行GSA集中簽訂的采購合同。GSA為其他機構提供服務時收取服務費,因此,需要不斷提高采購效率和服務質量,以爭取更多的委托項目。在部門采購方面,聯(lián)邦政府國防部、航空航天局和財政部等采購規(guī)模較大的部門,在部門內設立了政府采購辦公室,獨立開展本部門的采購工作。
韓國:中央、地方限額以上項目須交集采機構
韓國實行較為集中的政府采購管理體制。韓國的政府采購管理制度規(guī)定,中央部門的政府采購中,價值在30億韓元以上的工程采購項目、5000萬韓元以上的貨物采購,都必須由調達廳代為進行。地方部門的政府采購中,價值在100億韓元以上的工程采購項目、5000萬韓元以上的貨物采購也應由調達廳代為進行。上述標準以下的采購項目,既可以由各部門自行采購,也可以委托調達廳代為采購。調達廳是韓國財政經濟部下屬的一個副部級單位,也是全國惟一的政府采購專職機構。
電子化成為必然之選
韓國:電子招標實現(xiàn)頂層設計
韓國制定的《電子交易基本法》和《電子簽名法》,對電子交易活動作出了規(guī)范。雖然這兩部法并不針對政府采購活動,但是在政府采購活動中必須嚴格按這兩部法的規(guī)定執(zhí)行。韓國的政府采購業(yè)務都在網上進行,包括采購信息的公布、物資采購等。在韓國,各供應商可根據(jù)網上公布的信息,在網上投標。投標結果由電子計算機自動排位確定,并自動向社會公告。
新加坡:以電子化增強透明度
新加坡完備的法律法規(guī)體系,使政府采購電子化發(fā)展較快。新加坡將公開招標作為主要的采購方式,并通過電子化增強采購的競爭性和透明度。政府采購電子化系統(tǒng)不僅將所有信息公開,而且采購過程也公開進行,政府部門隨時可以對任何一個采購環(huán)節(jié)進行復查。社會公眾可以從網上查看采購過程和采購結果。此外,新加坡政府還非常重視網絡的安全性。
意大利:網上交易限額低
意大利集中采購機構CONSIP建立電子采購平臺,開設了網上商店、網上招標和網上交易市場。通用產品基本納入網上商店。由經濟財政部制定產品標準,CONSIP在市場調研、了解需求后,實施網上招標,并與中標供應商簽訂框架合同,協(xié)議的期限一般為2-3年。意大利2001年開始啟動網上交易市場,低于歐盟規(guī)定限額的可以通過網上交易,符合條件的供應商直接將其產品在網上發(fā)布,公共機構可進入市場選購。(程紅琳 耿丹丹)
來源:中國政府采購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