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出的那個糧票案,要不是評標委員會及時出手,開標現(xiàn)場真有可能亂起來。" 一位采購代理機構(gòu)的項目負責人談起從某項目招標前的實地考察開始直到項目開標這一過程中的"歷險"。
在某市一工程項目招標前,采購代理機構(gòu)按照采購人代表的要求組織了招標前的實地考察,采購人代表對考察過的八家單位中的三家比較滿意。這讓采購代理機構(gòu)項目負責人心里很不舒服:"就不愛組織這種活動,采購人代表一旦產(chǎn)生傾向性,開標過程中沒準就會偏向其中一家,到時候麻煩就多了。"
到了開標當天,供應商A公司遲到,采購人代表因先前實地考察時對這家供應商很滿意,便提議讓A公司參與項目開標,并幫助A公司的投標代表辯稱路上出了交通事故,已經(jīng)提前打過電話。
這位項目負責人不好直接拒絕采購人代表的意見,就按照慣例征詢其他七家供應商的意見。前面三家供應商看出了采購人代表的心思,就表示沒有意見。第四個發(fā)言的供應商C公司卻表示不同意,后面的供應商看有人帶頭得罪人,于是都改了主意,附議不同意,所以A公司的投標被判作了無效投標。
事情并沒有完,被判作無效投標的A公司并沒有離場,開標程序繼續(xù)進行。在開啟C公司投標代表的投標委托函時,工作人員發(fā)現(xiàn),這份按招標文件中格式打印的投標委托函上,應注明所投標工程名稱的空格處是空白的,也就是說委托函上沒有"工程名稱",也不知道是誰說話的聲音大了,被坐在前排的A公司投標代表聽到了。
A公司投標代表馬上提出異議:"這個委托函不能收,收了就是違反招標文件。"C公司的代表則辯稱:"沒有工程名稱并沒有實質(zhì)違反招標文件,就像全國糧票與地方糧票一樣,全國糧票還不能在各地方用了嗎?被判作無效投標的單位是不能參與項目開標的,你沒資格發(fā)言。"還好,此時的項目負責人腦子還算清醒,他馬上過去打圓場:"我看這事還是讓評標委員會來裁定吧。"就此,這兩家供應商才平復了下來。
不過,評標委員會評議后也沒有得到一致的意見,出于規(guī)范性的考量,最終決定判C公司的投標為無效投標。因為是評標委員會的裁定,C公司也沒有提出異議。"看來,開標環(huán)節(jié),投標人的投標是否有效,我們采購代理機構(gòu)的人也不能隨意去作出判斷呀,交給專家來裁定最安全。"采購結(jié)束后,采購代理機構(gòu)項目負責人感慨地說。
來源:政府采購信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