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偏好和獨特的想法,也正是因為每個人具有不同的愛好、習慣和心理特征,才有了大千世界中各色各樣性格迥異的人。用時下最為流行的詞匯來形容,就是個性。有個性沒有什么不好,有自己的想法也沒有什么不好,可是如果這些想法和個性干擾了政府采購,那可就要出大問題了,弄不好還有違法犯罪的可能。不久前某市一家具項目的采購中,采購人的個性化需求有些過于張揚了,結果就引發(fā)了政府采購供應商的投訴。
在該家具項目采購過程中,采購人代表比較偏愛A品牌的產(chǎn)品,在現(xiàn)場考察環(huán)節(jié),采購代理機構的項目負責人早就把這一點看在了眼里,好在采購人代表守法意識較強,并沒有做出什么違法的行為,采購過程進行得也算順利。
經(jīng)過開標評標等一系列環(huán)節(jié),評標結果令采購人代表不太滿意,C公司排名第一,B公司排名第二,A公司排名第三。不過也沒有辦法,采購人代表只有坐等與C公司簽訂采購合同。但5天之后,情況突然發(fā)生變化,C公司制作家具使用的進口油漆由于海運原因不能及時送達,不能按照招標文件規(guī)定完成家具生產(chǎn)安裝。出現(xiàn)這一情況后,采購人代表大喜。本來他應當與B公司簽訂采購合同,但采購人代表卻找了諸般借口,不與B公司簽訂采購合同,并最終與A公司簽訂了采購合同。B公司不滿采購人代表的這一做法,于是提起了質疑,并最終向財政部門提起投訴。結果是可想而知,采購人代表的違法行為被制止,并受到了法律的懲罰。
《政府采購貨物和服務招標投標管理辦法》第六十條規(guī)定:"中標供應商因不可抗力或者自身原因不能履行政府采購合同的,采購人可以與排位在中標供應商之后第一位的中標候選供應商簽訂政府采購合同,以此類推。" 這是法律的明文規(guī)定,但實踐中就是有個別采購人不顧法律法規(guī)的明確規(guī)定,將個人喜好置于法律之上,以個人私愿取代法律規(guī)定,這樣的做法必然要面臨法律的嚴懲。
作為政府采購的當事人之一,采購人代表在政府采購活動中發(fā)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有很大的話語權。但采購人代表也應當注意,政府采購使用的是財政性資金,政府采購是專家采購和專家決策,使用者也不是個人消費者而是國家行政機關在消費,因此,采購人代表在采購實踐中一定要時刻將個人消費與政府采購區(qū)別開來,正確認識自己在政府采購中應當扮演的角色,依法采購,杜絕私欲和個人偏好,為規(guī)范采購、科學采購貢獻自己的力量。
來源: 政府采購信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