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臭名昭著的詐騙犯張州南曾讓許多人傾家蕩產,他以投標工程需要投標保證金、需要先期投入為借口,買通多名當地政府高官提前獲取政府部門文件,甚至不惜偽造政府相關文件,在短短數年間,詐騙所得高達數十億元。
在眾多受害者當中,有這樣一家政府采購社會代理機構,它的業(yè)務曾遍及全國,在全國各地開設了90多家分公司,是代理行業(yè)的一匹民營“黑馬”。而就是這樣一匹“黑馬”,成為了騙子張州南的“獵物”。
以信用保證金為由騙取上億元
在最近熱播的《無所畏懼》電視劇中,女主角羅英子被閨蜜溫莉所騙,溫莉以羅英子的名義開設銀行賬戶,再將借貸、詐騙而來的錢匯入羅英子的賬戶,最終通過個人賬戶轉移出去。這種卑鄙的操作使得羅英子背上了沉重的債務。而電視劇上演的這一幕就發(fā)生在上述代理機構身上。
具體的案件詳情是這樣的:一方面,張州南以政府采購(工程項目)代理業(yè)務作為誘餌,先以兩單“真業(yè)務”博取了上述代理機構貴州分公司(以下簡稱分公司)的信任,并以公司經營權限作為交換條件,騙取了分公司的公章,并刻制了“蘿卜章”,假借分公司名義開設私人銀行賬戶。另一方面,張州南向眾多供應商承諾,他們可以放心投標,但需要交納信用保證金。這樣的擔?!皟r格不菲”,每家公司需交納300萬元,如果不中標,張州南承諾保證金全部退還。就這樣,受害供應商們的信用保證金一筆筆打向了以分公司名義開設的銀行賬戶,錢一到賬,張州南就將這些錢轉移到其他賬戶。
錢到位了,卻不見有項目落地,直到受害供應商們覺察出自己好像被騙了才報了案,并將上述代理機構的總公司告上了法庭。
然而,直到東窗事發(fā),上述代理機構的總公司才知道分公司被人刻了“蘿卜章”,連本帶利被騙了1億多元。2020年,經過法院判決,這家代理機構需要賠付受害供應商的錢款,雖然代理機構也是受害者,但其是因為內部管理漏洞而被騙,本身對于這一事件負有責任,其受騙錢款要向張州南討要,但此時的張州南早已逃之夭夭了。
加之疫情的影響因素,這家代理機構既沒了收入,又要把積蓄用來賠款,而且信譽大大受損,代理事業(yè)遭遇“滑鐵盧”。經過艱難困苦的掙扎,這家代理機構還是存活了下來,但淪為了一家只有20余人的小型代理機構。
據知情人透露,當時受騙的代理機構不只有這一家,但其他幾家代理機構早已因為詐騙事件而倒閉了。目前,這家存活下來的代理機構還在為自己爭取權益,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努力地尋找突破口。
小型代理機構尤其要注重內控管理
管理上的漏洞讓上述代理機構遭受了慘痛的教訓。近年來,業(yè)界經常提到,要加強采購人內控管理。實際上,內控建設是每一家單位都必須重視的工作。尤其是對于小型代理機構,由于其抗風險能力弱,更應該筑牢內控“防火墻”,只有這樣才不至于被意外事件“套牢”,才能更健康可持續(xù)地生存和發(fā)展。
“的確,小型代理機構抗風險能力弱,內控建設十分重要?!敝薪泧H招標集團有限公司企業(yè)管理部負責人何漢寶表示,小型代理機構一要注意財務風險,二要注意業(yè)務風險。
何漢寶具體解釋道,對于財務風險,一家代理機構的資金如果出現了問題,其生存就會面臨很大的困難,尤其是對小型代理機構而言,資金斷鏈有可能成為致命一擊。關于業(yè)務風險,一旦有代理項目產生了有效質疑投訴,代理機構可能面臨行政處罰,信譽會大打折扣,口碑會變差,這不利于贏得采購人的信任,更不利于開展業(yè)務,同樣會給小型代理機構的生存帶來挑戰(zhàn)。
“任何單位都是需要內控建設的,不單單是代理機構?!鄙虾J姓少徶行墓ぷ魅藛T秦志龍說,只是小型代理機構抗風險能力弱,更應該注意。
那么,小型代理機構如何防范風險,加強內控管理?對此,何漢寶建議,一要加強財務管理,對任何一筆資金的入賬和出賬,都要有詳細的記錄和嚴格的把關;二要加強對工作人員的業(yè)務培訓,可以錄制一些課件,定期向業(yè)務人員解讀最新政策,并進行業(yè)務考核。
其實,對于加強代理機構內控建設,并沒有統一的規(guī)范要求。令人欣喜的是,有些地方針對代理機構的內控建設專門發(fā)布了制度文件。比如,早在2020年,山東省濰坊市財政局就發(fā)布了《關于進一步明確政府采購代理機構職責的通知》,首先提到了建立政府采購代理業(yè)務內控制度并作了明確規(guī)定:各代理機構要強化開展政府采購代理業(yè)務內控制度建設,通過建立科學規(guī)范的代理業(yè)務流程和代理項目責任制度,高效組織政府采購活動,切實提高采購服務質量。開展代理業(yè)務時,要嚴格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實施條例》和《山東省政府采購負面清單》的相關規(guī)定,不得以不正當手段獲取采購代理業(yè)務。不得與采購人、評審專家、供應商惡意串通操縱采購結果。不得接受采購人或者供應商組織的宴請、旅游、娛樂,不得收受禮品、現金、有價證券等。不得向采購人或者供應商報銷應當由個人承擔的費用。不得將屬于資格審查階段或評審階段的事項前置到采購文件獲取階段。不得在采購文件中設定與采購項目具體特點和實際需要不相適應或與合同履行無關的資格條件或技術服務條件。不得泄露與政府采購活動有關的情況和資料。不得將繳納代理費作為領取中標(成交)通知書的前提條件。
在代理行業(yè)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代理機構不僅要在業(yè)務上錘煉自我,而且要在抗風險上苦練“內功”,加強內控管理,從而經受住大風大浪的考驗。(記者 楊文君)
來源:中國政府采購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