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招標采購買到假洋貨誰之過?一個造假公司竟能連連在政府招標采購中獲得大額訂單,假公司的造假水平肯定夠高的,給納稅人造成巨額損失,造假公司固然難逃追究。但這只是造假公司的過錯嗎?安徽省政府采購管理部門稱,我國招標采購相關法律法規(guī)中,并未要求供貨商必須提供海關進口記錄,也未硬性要求招標代理機構、購買使用單位查詢真?zhèn)?,這給一些不法商人以可乘之機。這樣的“辯解”分明有推脫責任的嫌疑!
政府招標采購買到假洋貨,政府的責任很大,能推脫掉嗎?連老百姓都知道“驗貨”的道理,但蕪湖市政府部門招標采購買到的“國外先進環(huán)保設備”,政府招標代理機構、購買使用單位不“驗貨”就直接投入使用,而且連續(xù)三年都如此,這怎么可能呢?難道是一直就沒有投入使用嗎?按理說,這種沒有一點洋味只是換換中文標識牌的假洋貨,不可能一點破綻都沒有。
蹊蹺的事還很多。一個偽造證書冒充“國外先進環(huán)保設備”的造假公司,竟沒有任何部門任何人懷疑過,是不是只要有洋標識就看成是洋貨嗎?近年來,市場上接連發(fā)生過多次欺騙消費者假洋貨事件,現(xiàn)在蕪湖市政府又被捉了“大頭”,中標金額320萬元的“國外先進環(huán)保設備”,而造假成本只需80萬元!在我們已經(jīng)加入WTO廣泛與世界接軌“世界”已經(jīng)走進中國的今天,編制一個“法國碧朗公司”根本就是子虛烏有的公司,就能把堂堂政府玩弄,可見蕪湖市政府的一些部門是一點抗風險的能力都沒有,還談什么執(zhí)政能力啊。
作為為人民服務的政府部門,竟犯這么低級的小兒科錯誤,真讓納稅人驚詫。安徽省政府采購管理部門稱,這是相關政策法規(guī)不完善,給一些不法商人以可乘之機。這是相關政策法規(guī)不完善之過嗎?有這樣一點抗風險能力都沒有的政府部門,完善了相關政策法規(guī)就不會發(fā)生這種丟臉事了嗎?我以為,相關政策法規(guī)不完善不是擋箭牌,即使有完善的政策法規(guī),如果有連一點責任心都沒有的人民公務員在“操作”,依然有上不完的當吃不完的虧,當然這不是指公務員,而是指納稅人,因為最終埋單的是納稅人。
政府招標采購買到假洋貨,而且連續(xù)三年都如此,如果僅僅是小兒科錯誤,那只是責任心問題。但這么嚴重的事件可能只是責任心問題嗎?網(wǎng)友質疑其中有腐敗問題。既然此次事件引起了蕪湖市委、市政府領導的高度重視,希望蕪湖市委、市政府徹查其中是否有違規(guī)違紀違法問題。政府招標采購買到假洋貨,沒有人會認為只是造假公司的問題。到底真相如何,我們拭目以待。
來源:硅谷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