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以后,我覺得付出與收獲永遠是成正比的,付出越多,收獲也一定會更多。”某市政府采購中心項目負責人小鄧不無感慨地說。小鄧為何會有這樣的感慨呢?
據(jù)小鄧介紹。今年5月,受采購人的委托,小鄧所在的采購中心就其所需辦公用品進行公開招標。由于涉及到的采購內容多,該項目被分成了4個標段。開標過程中出現(xiàn)了一個小插曲——有家投標人的投標文件封得不錯,板板正正的,可在開標時,卻發(fā)現(xiàn)這家投標人的兩個標段的投標文件竟然裝串了。這家投標人代表請求采購中心項目負責人小鄧允許其把兩個標段的投標文件互換:“我倒是小事,對于我們公司來說也不會造成太大損失,而且我們還可以通過這次裝錯了吸取教訓,以后把工作做得更加細致。但我那幾位裝錯投標文件的同事可能就要倒大霉了,吃老總訓面事小,但很有可能被開除呀……”
投標人代表的請求被小鄧拒絕了。再次提起這件事,小鄧還有些無奈:“雖然我也覺得遺憾,一家原本滿有中標可能中標的供應商就因為一時的疏忽而被在開標環(huán)節(jié)就被判做無效標,確實有些可惜,但‘文不對題’的投標也不能收呀,下面還有那么多雙眼睛盯著呢?!?
沒多久,小鄧便聽說這家投標人代表在外面散布對他不利的言論,說他是一個非常狠毒的家伙,仗著自己有點權力,從來都不會替別人考慮,對于供應商的哪怕一點點失誤也會揪住不放等。
“聽人這么一說,甭提我有多討厭那家供應商了,但就這么個評價我能有什么辦法呢?找他當然不行,狀告他也沒用,還構不成誹謗罪……”小鄧哭笑不得地說。
自從這件事后,小鄧所在的采購中心收投標文件時,如果發(fā)現(xiàn)同一投標人同時投一個以上標段時,總會進行提醒:“投標文件都裝好了吧?可別裝串了哦……”聽到這樣的提示,多數(shù)供應商會高興地說:“沒問題,我們已經核實了好幾遍了。”有少數(shù)供應商則會打開來再核實一下。而在1個月前,有家供應商在投標現(xiàn)場打開來看時,發(fā)現(xiàn)自己的投標文件還真裝串了,立刻便在投標截止時間前重裝了。
小鄧興奮地說:“那家供應商代表當場千恩萬謝不說,還一直等到項目評審結束,最終雖然沒有中標,但這家供應商代表卻無論如何也要請我們吃飯,說我們幫他們大忙了……看來,在實踐中,對投標人可能犯的錯進行總結,并在以后的招標中進行溫馨的提示很有必要呀。”
來源:政府采購信息報 可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