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采購人的委托,今年6月,某招標公司開始就其所需的辦公樓維修改造項目進行公開招標。在與采購人代表商討招標文件制作的過程中,代理機構項目負責人提出:“根據你們提出的工程情況,11100m2的幕墻面積好像很小。”采購人代表追問:“您認為我們的這個工程,幕墻面積應該多大?”“應該是15000m2左右,但如果是這個面積,你們原來提出的材質要求就很難實現(xiàn)?!贝頇C構項目負責人直截了當地說。
但采購人代表說,幕墻的材質是早就確定了的,也得到了當地財政局的批準,換材質是肯定不行的,“你們就以原來的材質采購15000m2,招標公告發(fā)廣一點,來投標的人多了,競爭一上去,不就實現(xiàn)了嗎……”代理機構項目負責人為難地說:“招標文件是要采購辦簽字的,他們發(fā)現(xiàn)了怎么辦?”“你們就沒有別的什么辦法嗎?如在招標文件中不寫15000m2,供應商來買招標文件的時候,和他們說一聲……”采購人代表提議。
代理機構項目負責人雖然很為難,但是為了避免得罪采購人,他決定請示領導。在征得招標公司老總的同意后,采購人代表的提議得到了采納。但最終,雖然招標公告被廣泛發(fā)布了,參與投標的供應商也不少,但招標公司還是沒能以原材質實現(xiàn)15000m2的幕墻采購……
擅自改變標準被追究
據介紹,項目因為超預算廢標后,當地財政局對該項目是否適用重新招標進行審查時發(fā)現(xiàn),雖然根據招標文件的規(guī)定,該項目幕墻面積為11700m2,但供應商的投標文件中提到的幕墻面積都是15000m2。當地財政部門進行深入調查時才知道,招標公司在具體的采購中改變了采購標準。當地財政局審理投訴后認為,招標公司未經財政部門批準,擅自提高采購標準,造成了中標結果超出財政預算安排資金,遂根據《政府采購法》第七十一條“采購人、采購代理機構擅自提高采購標準的,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可以并處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責任人員,由其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有關機關給予處分,并予以通報”之規(guī)定,追究了招標公司及項目負責人的責任。
盲目迎合采購人行不通
據了解,在上述案例中,當地財政局對項目進行深入調查時,采購人代表向招標公司老總提出:“你們如果不說這是我的要求,今后我們的項目也還都歸你們做……”為了留住“客戶”,招標公司老總要求項目負責人把所有的錯都自己扛……法律專家提醒,招標公司的這種做法不僅會助長采購人違法違規(guī)操作的氣焰,讓自己今后的工作陷入更加被動的局面,而且還會給公司的形象造成極大的損害,“聲譽壞了,失去了政府采購市場,在別的領域中也可能難有立足之地……”因此,遇到采購需求確實需要調整的,應征得監(jiān)管部門同意。
盡量避免讓員工背黑鍋
對上述案例中招標公司老總讓項目負責人“背黑鍋”的做法,不少招標公司的從業(yè)人員都表示,雖然背完黑鍋后,老板都會給點蜜棗,但黑鍋一背就很難洗干凈了,“我寧愿放棄蜜棗也不要背黑鍋?!睒I(yè)界專家指出,作為政府采購代理機構的老總不僅應該加強員工的法律意識,同時還應提高自身的法律修養(yǎng),依法操作才能在市場中長久生存。另外,政府采購的專業(yè)性比較強,讓項目負責人背多了黑鍋可能會失去這個人才,一個經常讓下屬被黑鍋的公司也很難招到賢才。因此,中介公司在進入政府采購代理市場后,應該珍惜機會,珍惜自己的人才,培養(yǎng)專業(yè)化的政府采購隊伍,尋求健康的發(fā)展之道。
來源:政府采購信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