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書免費下載后應“摸底”
http://www.scshapp.com
發(fā)布日期:2010年04月19日
隨著政府采購電子化的逐步推進,越來越多的集中采購機構取消了紙質招標文件的制作,潛在投標人都可以登錄集中采購機構的網站,免費下載招標文件。
這可以說是一個“雙贏”:集中采購機構的招標成本降低了,供應商的投標成本也減少了。但在具體的操作中,一些集中采購機構卻不時會出現“開標場地太小、容納不下參與投標的供應商的代表”、“截至投標時間,參與投標的供應商不足三家卻未做好轉變采購方式的相關準備”、“租用的評標場地只租了一天,而根據參與投標的供應商數量,項目評審需要兩天的時間”等問題。原因是對參與投標的供應商數量沒有一個相對精確的估計(因為招標文件公布后,并非只有潛在投標人會去下載招標文件),沒有做好相應的準備。因此,如何避免這些問題就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筆者認為,江蘇省省級行政機關政府采購中心的做法值得借鑒,那就是在公布招標文件的同時,發(fā)布一個“供應商參加投標確認函”的Word文件,基本內容為“江蘇省省級行政機關政府采購中心:本單位將參加貴中心于 年 月 日開標的采購編號為 的 項目的投標。本單位已在你中心網站(或“江蘇省政府采購網”)成功下載標書,特發(fā)函確認。 (單位公章) 年 月 日”。然后在此文后面附上一個包括單位名稱、單位地址、法定代表人、單位電話、項目聯系人、聯系人電話、聯系人手機、所投分包等內容的“供應商聯系表”。表格后面還有“備注”內容:請準備參與本項目投標的供應商如實填寫(以上信息均為必填內容)后傳真至我中心(傳真號碼:025-83286920);因投標人填寫有誤,造成以上信息資料的不實將由投標人承擔責任。
為了避免“供應商只下載招標文件,而未下載投標確認函,導致最終未提交確認函”的現象發(fā)生,筆者建議,集中采購機構把下載并向集中采購機構提交投標確認函寫入招標文件,并通過加粗、標紅等方式引起潛在投標人的注意。這種做法有利于引起供應商對填寫并提交確認函的重視,有利于集中采購機構推測有多少潛在投標人下載了招標文件,有投標的可能,并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
來源:政府采購信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