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招投標遏制造假刻不容緩
http://www.scshapp.com
發(fā)布日期:2011年07月25日
“現在工程招投標存在大量作假現象,我對此深惡痛絕?!比涨埃谝淮伍e聊中,一位在建筑領域從事過多年招投標工作的王女士對記者這樣說。
認認真真演戲 明明白白浪費
王女士的話讓記者感到十分震驚。果真如此嗎?為了進一步了解情況,記者隨后又采訪了在北京某工程監(jiān)理公司工作的李女士。李女士對王女士的看法表示認同。
她介紹說,招投標是招標和投標的簡稱。項目招標投標是建筑市場中由招標人通過競爭的手段選擇承包人的基本方式。也是招標人和投標人進行公開的市場交易的一種方式。建筑工程招投標又分為施工和監(jiān)理兩大類,按照有關規(guī)定,只要投資在50萬元以上的建設項目必須進行公開的招投標。
“應該說,建筑工程招投標的程序從表面看是非常嚴謹、規(guī)范的,但在實際執(zhí)行過程中卻走了樣,變了味?!崩钆空f,其實不少工程項目在進入招投標程序前已有了中標對象,而開標、評標、定標等程序則是大家在一起“演戲”。這種狀況在建筑領域已是見怪不怪的公開秘密。
那么招投標的戲又是怎樣演的呢?今年3月《中國青年報》一篇文章形象地披露了一位名叫賈利剛的業(yè)內人士所敘述的“演戲”過程?,F摘錄如下:
2004年7月15日早上7時30分,一輛黑色桑塔納轎車開進北京某區(qū)縣交易中心。
“老規(guī)矩,進了開標室,咱們就誰也不認識誰了!”在車里,賈利剛一邊分發(fā)標書,一邊叮囑三位同事。標書用牛皮紙袋子封裝,上面分別寫著四家公司的名字。
“知道了!”同事們顯然對此心知肚明,一走進二樓的開標室馬上各自散開,有的坐在角落里吸煙,有的在會議桌前整理文件,誰都不說一句話。
9時整,××住宅小區(qū)工程監(jiān)理項目開標活動準時開始,招標公司、建設單位代表、市場管理人員嚴肅地坐在一邊,四家投標單位的“代表”,也就是賈利剛和他的三名同事坐在對面。
按開標程序,賈利剛和他的同事遞交了法人委托書和身份證,一人一份標書。主持人莊嚴地打開密封的標書,檢查單位印章是否清晰,手續(xù)是否齊全,然后把正本重新交給唱標人。
“開始唱標?!敝鞒秩耸疽狻?
“我公司接到貴單位招標文件后,經領導研究決定,現以報價34萬元監(jiān)理費,費率1.7%承接該工程。”賈利剛聲音宏亮,充滿誠意地宣讀標書?,F在,他的身份是A監(jiān)理公司經理。
市場管理人員準確地把他的話錄入計算機。
“我公司接到你單位招標文件后,經領導研究決定,現以34萬元監(jiān)理費,費率1.7%承接該工程。”科里的司機把賈利剛的話重復了一遍,不過,他現在的身份是B監(jiān)理公司的辦公室主任。
接著,另兩名同事分別以C監(jiān)理公司的經理、D監(jiān)理公司經理助理的身份宣讀了各自的報價和費率。9時30分,開標儀式結束。
賈利剛心里明白,自己的公司肯定會中,剛才的程序只是做做樣子?!?
為什么招投標成了“擺樣子”
本來,工程項目是要進入招投標并經過開標、評標、定標等程序才能確定中標單位的。進入招投標程序前怎么會有中標對象呢?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建筑企業(yè)總經理對記者說,之所以產生虛假的招投標,原因主要有兩個,第一是建筑領域“僧多粥少”,惡性競爭的結果;第二是腐敗。由于招投標市場主體地位的不平衡,導致了主體行為的不規(guī)范。誰掌握了工程支配權,誰就得到了腐敗的資格與機會。
北京昌平某建筑公司的王女士告訴記者,在招投標過程中,雖然規(guī)定了專家評標、定標等程序,但工程由誰來干,項目業(yè)主的意向仍起決定性的作用。所以,工程任務爭奪戰(zhàn)早在項目立項階段就進入了實戰(zhàn)狀態(tài),行賄、受賄、給回扣等都成了爭奪手段,打折、讓利、墊資也成了“搶活兒”的砝碼。正是由于這種私下運作,不少工程項目在沒有進入招投標程序前,就已經有了中標對象,這種私下的活動才是真正的招投標實戰(zhàn)演習,等進入了市場登記、有關部門開始發(fā)布工程信息時,“招投標活動”其實已經接近了尾聲。后期制作階段,實際上也就是走過場演戲,其結局完全取決于導演和編劇。
“你知道這種走過場的‘演戲’又是多么的勞民傷財嗎?”王女士用手在辦公桌上將近半尺多高的位置比劃了一下,“光制作標書就需要這么厚。而且還不只一家,如果你事先拿下了工程,還要給若干家‘陪標’單位也制作這么厚的標書,光打印用的紙就浪費多少呀。這期間,還要和‘陪標’單位聯系蓋章等事宜,開著車來來回回地跑,光為這‘造假’的程序就增加了多少交通流量,浪費了多少汽油呀。”
招投標不應只滿足于程序合法
業(yè)內人士普遍認為,招投標成為“演戲”而得不到及時制止,同政府招投標監(jiān)管工作停留于程序性監(jiān)管和滿足于程序合法有極大關系?!澳阒罏槭裁唇ㄖ袠I(yè)拖欠農民工工資嗎?”王女士告訴記者:“根子也在招投標上,因為債務鏈在招投標關鍵環(huán)節(jié)就已經埋下隱患了。招投標管理部門在手續(xù)上履行完程序就什么都不管了,對招標單位的資金到位情況沒有能夠進行有效的監(jiān)管。”
《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第二章第九條中明確規(guī)定:招標人應當有進行招標項目的相應資金或者資金來源已經落實,并應當在招標文件中如實載明。但在王女士保存的十多份招標文件里面竟然沒有一家如實載明資金落實情況,而在規(guī)范的招標文件文本中,也只是簡單標明了資金來源是“自籌”或者“國撥”。
“這是一個非常關鍵的環(huán)節(jié),我不理解為什么在招標文件備案時,沒有依法把住這道關?!蓖跖空f,資金嚴重短缺不到位,也能辦理施工許可證,這樣一來勢必會造成工程款的拖欠。開發(fā)商欠總包,總包欠分包,分包欠民工,形成了一條難解的債務鏈。
在今年“兩會”上,全國政協(xié)委員李迪斐提交的“關于完善建設工程施工招投標市場的提案”中,也談到了這個問題。提案中這樣寫到:“由于‘僧多粥少’,建設市場競爭十分劇烈,招投標時施工企業(yè)競相壓價,爭奪工程項目。致使有些項目虧損,原本是微利的施工企業(yè)效益下滑。如某市某一大型施工企業(yè)利潤不足1%,在這么好的建設高潮的機遇下,而職工平均工資低于該市平均工資。相對有些建設單位,尤其是房地產開發(fā)商,效益是天壤之別,真可謂社會分配不公。
建設單位在招投標時提出的工期要求普遍偏緊,質量要求偏高,致使施工企業(yè)成本增加,對工程質量和安全生產均帶來負面影響。在明令禁止不準帶資墊資的政策下,個別建設單位仍要求施工單位帶資墊資。如最近某一建設項目不僅要求帶、墊資,還要求先墊付1000萬元給建設單位,少數建設單位采取不按計劃延期支付工程款的辦法實際上也是變相的帶資墊資。
為了表示公開競爭,某些工程讓近百家企業(yè)進行資質預審:幾十家企業(yè)參加招投標,而制定標書需花不少精力、物力、財力,真是勞民傷財。
以上情況,除造成施工企業(yè)效益下滑、建筑工程質量下降、安全事故增加外,還帶來一些社會不穩(wěn)定問題,如三角債、拖欠民工工資、民工鬧事、官司不斷、腐敗現象等?!?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李迪斐委員提出三點建議:
一、由各級招投標辦公室或招投標代理公司,針對每個工程制定合理造價或稱最低造價(標底)。低于此造價不得中標,以消除競相壓價現象。
二、按工程類型、規(guī)模、難度確定資質預審和招投標企業(yè)個數,選擇的依據是施工企業(yè)的規(guī)模、等級、業(yè)績,適度考慮國營大中型企業(yè)。
三、加大對招投標市場管理力度。政府各級有關部門對帶資墊資、腐敗現象、相互串通、層層轉包掛靠等現象嚴加查處,對舉報企業(yè)和個人進行獎勵,使招投標市場更有序地向前發(fā)展。
立法遏制招投標作假工程招投標活動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如何才能得到有效遏制,許多業(yè)內人士將希望寄托于即將修訂完畢的《建筑法》。
據了解,目前建設管理部門正在充分利用修改《建筑法》的機會,完善招投標的相關法規(guī)和制度。媒體透露,這次修訂《建筑法》將對政府工程、社會工程、私人工程實施分類監(jiān)管,著重把政府投資工程管好、管到位、管出成效;對社會工程和私人工程抓住主要環(huán)節(jié)進行監(jiān)管,其他放開。
新修訂的《建筑法》將特別針對當前工程建設招投標活動中的資格預審、評標、中標等環(huán)節(jié)可能引發(fā)的腐敗問題,尤其是領導干部插手和干預國有投資工程招投標活動等重點問題進行遏制,修訂后的《建筑法》將強化對專業(yè)工程招投標活動的監(jiān)管,同時嚴格市場準入和退出制度,加快信用體系建設,消除政府工程建設中滋生腐敗的條件,對工程招投標進行全面規(guī)范。
來源:中國招投標網
認認真真演戲 明明白白浪費
王女士的話讓記者感到十分震驚。果真如此嗎?為了進一步了解情況,記者隨后又采訪了在北京某工程監(jiān)理公司工作的李女士。李女士對王女士的看法表示認同。
她介紹說,招投標是招標和投標的簡稱。項目招標投標是建筑市場中由招標人通過競爭的手段選擇承包人的基本方式。也是招標人和投標人進行公開的市場交易的一種方式。建筑工程招投標又分為施工和監(jiān)理兩大類,按照有關規(guī)定,只要投資在50萬元以上的建設項目必須進行公開的招投標。
“應該說,建筑工程招投標的程序從表面看是非常嚴謹、規(guī)范的,但在實際執(zhí)行過程中卻走了樣,變了味?!崩钆空f,其實不少工程項目在進入招投標程序前已有了中標對象,而開標、評標、定標等程序則是大家在一起“演戲”。這種狀況在建筑領域已是見怪不怪的公開秘密。
那么招投標的戲又是怎樣演的呢?今年3月《中國青年報》一篇文章形象地披露了一位名叫賈利剛的業(yè)內人士所敘述的“演戲”過程?,F摘錄如下:
2004年7月15日早上7時30分,一輛黑色桑塔納轎車開進北京某區(qū)縣交易中心。
“老規(guī)矩,進了開標室,咱們就誰也不認識誰了!”在車里,賈利剛一邊分發(fā)標書,一邊叮囑三位同事。標書用牛皮紙袋子封裝,上面分別寫著四家公司的名字。
“知道了!”同事們顯然對此心知肚明,一走進二樓的開標室馬上各自散開,有的坐在角落里吸煙,有的在會議桌前整理文件,誰都不說一句話。
9時整,××住宅小區(qū)工程監(jiān)理項目開標活動準時開始,招標公司、建設單位代表、市場管理人員嚴肅地坐在一邊,四家投標單位的“代表”,也就是賈利剛和他的三名同事坐在對面。
按開標程序,賈利剛和他的同事遞交了法人委托書和身份證,一人一份標書。主持人莊嚴地打開密封的標書,檢查單位印章是否清晰,手續(xù)是否齊全,然后把正本重新交給唱標人。
“開始唱標?!敝鞒秩耸疽狻?
“我公司接到貴單位招標文件后,經領導研究決定,現以報價34萬元監(jiān)理費,費率1.7%承接該工程。”賈利剛聲音宏亮,充滿誠意地宣讀標書?,F在,他的身份是A監(jiān)理公司經理。
市場管理人員準確地把他的話錄入計算機。
“我公司接到你單位招標文件后,經領導研究決定,現以34萬元監(jiān)理費,費率1.7%承接該工程。”科里的司機把賈利剛的話重復了一遍,不過,他現在的身份是B監(jiān)理公司的辦公室主任。
接著,另兩名同事分別以C監(jiān)理公司的經理、D監(jiān)理公司經理助理的身份宣讀了各自的報價和費率。9時30分,開標儀式結束。
賈利剛心里明白,自己的公司肯定會中,剛才的程序只是做做樣子?!?
為什么招投標成了“擺樣子”
本來,工程項目是要進入招投標并經過開標、評標、定標等程序才能確定中標單位的。進入招投標程序前怎么會有中標對象呢?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建筑企業(yè)總經理對記者說,之所以產生虛假的招投標,原因主要有兩個,第一是建筑領域“僧多粥少”,惡性競爭的結果;第二是腐敗。由于招投標市場主體地位的不平衡,導致了主體行為的不規(guī)范。誰掌握了工程支配權,誰就得到了腐敗的資格與機會。
北京昌平某建筑公司的王女士告訴記者,在招投標過程中,雖然規(guī)定了專家評標、定標等程序,但工程由誰來干,項目業(yè)主的意向仍起決定性的作用。所以,工程任務爭奪戰(zhàn)早在項目立項階段就進入了實戰(zhàn)狀態(tài),行賄、受賄、給回扣等都成了爭奪手段,打折、讓利、墊資也成了“搶活兒”的砝碼。正是由于這種私下運作,不少工程項目在沒有進入招投標程序前,就已經有了中標對象,這種私下的活動才是真正的招投標實戰(zhàn)演習,等進入了市場登記、有關部門開始發(fā)布工程信息時,“招投標活動”其實已經接近了尾聲。后期制作階段,實際上也就是走過場演戲,其結局完全取決于導演和編劇。
“你知道這種走過場的‘演戲’又是多么的勞民傷財嗎?”王女士用手在辦公桌上將近半尺多高的位置比劃了一下,“光制作標書就需要這么厚。而且還不只一家,如果你事先拿下了工程,還要給若干家‘陪標’單位也制作這么厚的標書,光打印用的紙就浪費多少呀。這期間,還要和‘陪標’單位聯系蓋章等事宜,開著車來來回回地跑,光為這‘造假’的程序就增加了多少交通流量,浪費了多少汽油呀。”
招投標不應只滿足于程序合法
業(yè)內人士普遍認為,招投標成為“演戲”而得不到及時制止,同政府招投標監(jiān)管工作停留于程序性監(jiān)管和滿足于程序合法有極大關系?!澳阒罏槭裁唇ㄖ袠I(yè)拖欠農民工工資嗎?”王女士告訴記者:“根子也在招投標上,因為債務鏈在招投標關鍵環(huán)節(jié)就已經埋下隱患了。招投標管理部門在手續(xù)上履行完程序就什么都不管了,對招標單位的資金到位情況沒有能夠進行有效的監(jiān)管。”
《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第二章第九條中明確規(guī)定:招標人應當有進行招標項目的相應資金或者資金來源已經落實,并應當在招標文件中如實載明。但在王女士保存的十多份招標文件里面竟然沒有一家如實載明資金落實情況,而在規(guī)范的招標文件文本中,也只是簡單標明了資金來源是“自籌”或者“國撥”。
“這是一個非常關鍵的環(huán)節(jié),我不理解為什么在招標文件備案時,沒有依法把住這道關?!蓖跖空f,資金嚴重短缺不到位,也能辦理施工許可證,這樣一來勢必會造成工程款的拖欠。開發(fā)商欠總包,總包欠分包,分包欠民工,形成了一條難解的債務鏈。
在今年“兩會”上,全國政協(xié)委員李迪斐提交的“關于完善建設工程施工招投標市場的提案”中,也談到了這個問題。提案中這樣寫到:“由于‘僧多粥少’,建設市場競爭十分劇烈,招投標時施工企業(yè)競相壓價,爭奪工程項目。致使有些項目虧損,原本是微利的施工企業(yè)效益下滑。如某市某一大型施工企業(yè)利潤不足1%,在這么好的建設高潮的機遇下,而職工平均工資低于該市平均工資。相對有些建設單位,尤其是房地產開發(fā)商,效益是天壤之別,真可謂社會分配不公。
建設單位在招投標時提出的工期要求普遍偏緊,質量要求偏高,致使施工企業(yè)成本增加,對工程質量和安全生產均帶來負面影響。在明令禁止不準帶資墊資的政策下,個別建設單位仍要求施工單位帶資墊資。如最近某一建設項目不僅要求帶、墊資,還要求先墊付1000萬元給建設單位,少數建設單位采取不按計劃延期支付工程款的辦法實際上也是變相的帶資墊資。
為了表示公開競爭,某些工程讓近百家企業(yè)進行資質預審:幾十家企業(yè)參加招投標,而制定標書需花不少精力、物力、財力,真是勞民傷財。
以上情況,除造成施工企業(yè)效益下滑、建筑工程質量下降、安全事故增加外,還帶來一些社會不穩(wěn)定問題,如三角債、拖欠民工工資、民工鬧事、官司不斷、腐敗現象等?!?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李迪斐委員提出三點建議:
一、由各級招投標辦公室或招投標代理公司,針對每個工程制定合理造價或稱最低造價(標底)。低于此造價不得中標,以消除競相壓價現象。
二、按工程類型、規(guī)模、難度確定資質預審和招投標企業(yè)個數,選擇的依據是施工企業(yè)的規(guī)模、等級、業(yè)績,適度考慮國營大中型企業(yè)。
三、加大對招投標市場管理力度。政府各級有關部門對帶資墊資、腐敗現象、相互串通、層層轉包掛靠等現象嚴加查處,對舉報企業(yè)和個人進行獎勵,使招投標市場更有序地向前發(fā)展。
立法遏制招投標作假工程招投標活動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如何才能得到有效遏制,許多業(yè)內人士將希望寄托于即將修訂完畢的《建筑法》。
據了解,目前建設管理部門正在充分利用修改《建筑法》的機會,完善招投標的相關法規(guī)和制度。媒體透露,這次修訂《建筑法》將對政府工程、社會工程、私人工程實施分類監(jiān)管,著重把政府投資工程管好、管到位、管出成效;對社會工程和私人工程抓住主要環(huán)節(jié)進行監(jiān)管,其他放開。
新修訂的《建筑法》將特別針對當前工程建設招投標活動中的資格預審、評標、中標等環(huán)節(jié)可能引發(fā)的腐敗問題,尤其是領導干部插手和干預國有投資工程招投標活動等重點問題進行遏制,修訂后的《建筑法》將強化對專業(yè)工程招投標活動的監(jiān)管,同時嚴格市場準入和退出制度,加快信用體系建設,消除政府工程建設中滋生腐敗的條件,對工程招投標進行全面規(guī)范。
來源:中國招投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