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回放
某市政府采購中心受采購人委托,采用競爭性談判方式對光纖租用服務項目組織采購。有A、B、C、D四家符合資格條件的供應商報名并購買了談判文件。競爭性談判文件規(guī)定,9月1日上午9時整為遞交談判響應文件的截止時間和談判開始時間。
9月1日上午9時前,采購中心項目負責人、談判小組成員及B、C、D三家供應商代表都按時來到談判地點,談判會議準時開始。9:08分、當主持人正在講相關要求時,A供應商的代表才匆匆趕到。
采購中心項目負責人對B、C、D三家供應商及談判小組成員說:"A供應商遲到了,按規(guī)定可以拒收其談判文件,但這樣做會顯得沒有人情味。如果你們都同意A供應商進場參加談判,我也不會有異議。但萬一A供應商最后成交,希望你們不要因此而提出質疑和投訴。"
B、C、D三家供應商和談判小組成員都礙于情面沒有反對,于是A供應商進場了。
到第二輪報價時,談判活動又出現了一個小插曲,在規(guī)定的15分鐘報價時間內,B供應商因向公司主管請示和匯報,拖延了幾分鐘才報出價格。A供應商認為B供應商此前放了自己一馬,沒有提出反對意見,C、D供應商也沒有提出異議。
經過談判小組評議,在都符合采購需求的情況下,A供應商因報價最低排在第一名,B供應商排在第二名。采購活動結束后,采購中心專門發(fā)了一張征求意見調查表,請供應商就本次采購的組織、服務、程序是否規(guī)范以及談判小組是否公正等提出意見和建議,4家供應商都對此都比較滿意,沒有什么反對或不同意見。
采購結果公示期間,B供應商突然意識到,如果沒有A供應商的參與或者說其響應文件被判無效,那么成交的就是自己。于是,B供應商以A供應商遲到沒有資格參與談判為由向采購中心提出質疑,并要求取消A供應商的第一成交候選人資格。
案例分析
本案例反映出的問題比較多。
也許是為了讓更多的供應商參與競爭,采購中心項目負責人在明知A供應商遲到并超過接收談判響應文件截止時間的情況下,采取征詢其他供應商和談判小組成員意見的方式,同意A供應商參與其后的采購活動,明顯沒有法律依據,也不符合談判文件的規(guī)定。因此最終的采購結果是沒有法律效力的。
B供應商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沒有進行二次報價也是違規(guī)的,其第二次報價應判作無效,只能以第一次報價為準或自動放棄談判資格。
談判活動結束后,采購中心發(fā)放了征求意見調查表,但各供應商很難填寫真實意愿,因此4家供應商對本次采購活動比較滿意沒有法律效力。值得注意的是,B供應商出爾反爾,事情過后又提出程序不合法,只能說明其道德層面存在問題。
透過本次采購活動,有兩點教訓應該吸?。阂皇歉鞣疆斒氯艘幚砗梅ㄒ?guī)與情面的關系問題;二是組織者要處理好采購活動中的細節(jié)問題。
在處理好法規(guī)與情面的關系方面,首先,應明確由誰裁決A供應商因為遲到而沒有資格參與談判。本次采購活動違規(guī)的結點在于:A供應商沒有按時到達談判現場,該不該拒收其談判響應文件?由誰來決定拒收?很顯然,這些工作應該由談判小組完成。采購中心項目負責人做好服務,確保采購活動順利進行即可。
其次,情面不能代替法規(guī),政府采購不相信情面。本次采購活動中,采購中心項目負責人、談判小組成員、3家供應商都礙于情面,沒有正當地行使自己的權利。特別是B、C、D三家供應商,更不應該礙于情面而放棄權利,最終使得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
最后,法律不能約束道德。也許有人會說,4家供應商都對本次采購活動的組織、程序等比較滿意,沒有異議,并且B、C、D三供應商一致同意了A供應商參與談判。為什么當時他們不反對?真是說話不算數,不講誠信和道德。其實,法律和道德是兩個層面的事情,法律不能約束道德,即使4家供應商簽署了滿意的意見,或者簽署了保證不質疑和投訴的意見,也不能阻止他們在法定的時間內依法提出質疑和投訴,以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在處理好細節(jié)問題方面,首先,遞交談判響應文件截止時間與談判開始時間最好不重合。目前,一些采購代理機構為了怕麻煩或減輕供應商的負擔,將遞交談判響應文件的截止時間與談判開始時間定為同一時間。雖然這樣做節(jié)省了提前遞交的一道程序和保管談判響應文件以及驗證談判響應文件完整性的麻煩,也為供應商節(jié)省了一次專程遞交的時間或程序。但如果將兩個環(huán)節(jié)的工作同時進行,就不太好把握截止時間,一旦供應商遲到,即使是一分種,也會因為沒有按時遞交談判響應文件而被拒收。
業(yè)界的折中做法是,要求供應商必須到場的談判會議,一般會允許參與者遲到15分鐘以內,這是為了談判開始后,能保證談判活動的順利進行或談判小組能及時質詢供應商。但允許遲到的前提是遞交響應文件截止時間在前,談判開始時間在后。本次采購活動將遞交響應文件截止時間與談判開始時間設定在一起,所以才有了后面的麻煩。
其次,簽到表要注明或填寫簽到時間。目前,要求供應商參加談判會議的采購活動,都采取簽到的方式證明供應商是否到場。本次采購活動也采用了簽到方式,但由于簽到地點與談判地點不是同一處,一個在二樓,一個在四樓,且簽到表上沒有簽到時間這一欄,所以供應商都沒有注明簽到的具體時間。在后來的調查中,A供應商和采購中心都稱A供應商在9時前就簽到了,只是沒有到談判會場而已。
A供應商還堅稱,簽到就表明遞交了談判響應文件。這就存在簽到與遞交談判響應文件是不是一回事的問題?實際情況是簽到后談判響應文件還在A供應商手中,并且是由自己拿到四樓的。所以,組織采購活動必須認真、仔細,每個環(huán)節(jié)都不能疏忽,每個環(huán)節(jié)都要符合規(guī)定,簽到的同時必須接收供應商的談判響應文件,還必須注明簽到時間。
最后,談判場所必須要有公共時間顯示器,以準確地顯示北京時間,讓遲到供應商無話可說。
法規(guī)鏈接
《政府采購法》
第三十八條 采用競爭性談判方式采購的,應當遵循下列程序:
?。ㄒ唬┏闪⒄勁行〗M。談判小組由采購人的代表和有關專家共三人以上的單數組成,其中專家的人數不得少于成員總數的三分之二。
(二)制定談判文件。談判文件應當明確談判程序、談判內容、合同草案的條款以及評定成交的標準等事項。
?。ㄈ┐_定邀請參加談判的供應商名單。談判小組從符合相應資格條件的供應商名單中確定不少于三家的供應商參加談判,并向其提供談判文件。
(四)談判。談判小組所有成員集中與單一供應商分別進行談判。在談判中,談判的任何一方不得透露與談判有關的其他供應商的技術資料、價格和其他信息。談判文件有實質性變動的,談判小組應當以書面形式通知所有參加談判的供應商。
?。ㄎ澹┐_定成交供應商。談判結束后,談判小組應當要求所有參加談判的供應商在規(guī)定時間內進行最后報價,采購人從談判小組提出的成交候選人中根據符合采購需求、質量和服務相等且報價最低的原則確定成交供應商,并將結果通知所有參加談判的未成交的供應商。
第五十二條 供應商認為采購文件、采購過程和中標、成交結果使自己的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在知道或者應知其權益受到損害之日起七個工作日內,以書面形式向采購人提出質疑。
來源:政府采購信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