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府采購的實際工作中,競爭性談判具有很好的效益性?!墩少彿ā返谌藯l規(guī)定:"采用競爭性談判方式采購的,應當遵循下列程序:談判小組由采購人的代表和有關專家共三人以上的單數組成;談判小組所有成員集中與單一供應商分別進行談判。在談判中,談判的任何一方不得透露與談判有關的其他供應商的技術資料、價格和其他信息。談判文件有實質性變動的,談判小組應當以書面形式通知所有參加談判的供應商。"這段法律條文說明競爭性談判具有公開招標所不具有的空間和時間上的優(yōu)勢。
采供雙方可深入溝通
競爭性談判具有法律范圍內的靈活性。采用公開招標的采購方式,投標人只能一次性報出不能更改的價格,也就是一錘子買賣。
而競爭性談判是由談判小組成員與單一供應商進行面對面的談判,這就有利于采購人可以對產品的技術、檔次、使用功能、價格、供貨期、付款方式等實質性問題進行探討、磋商、談判,當"談判文件有實質性變動的,談判小組應當以書面形式通知所有參加談判的供應商"。這樣就可以彌補談判文件中設計上的不足,及時地修正談判文件中遺漏的條款,使采購需求得到較大的滿足;同時還可以給供應商更多展示自己的企業(yè)和產品競爭力的機會,采購人可以進一步加深對各廠商產品的認識、了解和對比,在各項合同條款的談判過程中達成雙贏。
耗時比公開招標少一半多
采用公開招標的采購方式,從招標信息的提交、招標文件的編制、信息的公告、標書的發(fā)放,到資格預審、考察、評標、定標、簽訂合同等一整套招標過程順利的完成至少要50天左右,也就是近兩個月的時間。如果采用競爭性談判的方式,可以在信息的公告、談判文件的發(fā)放等環(huán)節(jié)上節(jié)省一些時間,在資格預審、考察等過程上壓縮一些環(huán)節(jié),一般用20天或更短的時間就可以完成競爭性談判的整個過程,要比公開招標節(jié)省一半還要多的時間,可以提高采購效率,滿足各采購項目的緊急需求。
更易獲得最優(yōu)性價比
采用公開招標的采購方式,各投標人僅有一次并且是不可更改的報價機會,其報價很可能存在著不合理的水分,在價格上容易出現圍標或串標的現象,給采購人增加采購成本,最終中標的產品也可能是質優(yōu)價高,或者是價低質劣。而競爭性談判可以給各投標人提供進一步充分展示自己競爭力的舞臺,通過談判過程和至少兩輪的報價后,一方面可以將不同投標人的報價降低到合理的水平,另一方面采購人可以通過與各投標人面對面的交流,結合專家的建議和意見,加深對各家產品質量、價格和投標人實力的了解,有利于實現建設單位和使用單位的一致性采購目標,最大限度地采購到性價比最優(yōu)的產品,使采購人可以花最少的錢辦最大的事,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來源: 政府采購信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