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確各方權責 強化政采履約驗收管理
http://www.scshapp.com
發(fā)布日期:2014年08月14日
政府采購的履約驗收環(huán)節(jié)作為政府采購工作的最后一道關口,在實際采購活動中,由于種種原因導致一些不容忽視的矛盾和問題,這不僅關系到政府采購活動的成敗,也關系到政府采購的形象和聲譽。
財政部副部長劉昆2013年在全國政府采購工作會議上提到,我國現階段的政府采購制度體系,把節(jié)約財政資金和預防腐敗目標放在突出位置上,過多強調"完全市場競爭"與采購程序限定,輕視對采購需求與驗收的管理,這不僅導致目前政府采購效率不高且質量無法保障,也弱化了其他經濟社會目標的實現。
當前,采購項目履約驗收存在哪些問題?集中采購機構該不該參與履約驗收?有關部門應如何攜手解決履約驗收存在的問題,切實采購到物有所值的產品?帶著這些問題,記者采訪了業(yè)界專業(yè)人士。
履約驗收問題較多
江蘇省政府采購中心主任蔣華中說,在采購項目履約檢查的過程中,他們發(fā)現部分中標供應商不按照合同要求履約,產品存在過以次充好的現象。
"在審查備案合同時,我們發(fā)現,采購合同與中標結果出入較大。"黑龍江省政府采購管理辦公室主任劉梓久說,如采購人與供應商私下更改或訂立背離中標結果的合同等內容,呈現的問題較多。
遼寧省政府采購中心副主任范東認為,由于現行政策對履約驗收環(huán)節(jié)規(guī)定不細,約束性不強,在實際工作中,逐漸暴露出"重招標采購、輕履約驗收"的問題。部分采購人輕視采購驗收環(huán)節(jié),收而不驗、收而不實的現象時有發(fā)生,個別甚至出現與供應商相互串通,默許其改變參數、配置等情況。同時,驗收環(huán)節(jié)的薄弱,也給少數供應商帶來了可乘之機,不惜采取偷梁換柱等手段謀取利益。
在黑龍江省政府采購中心辦公室主任徐強看來,按規(guī)定,采購單位可自行組織驗收。實踐中,有的流于形式,采購雙方暗中達成某種交易,無論產品質量好壞都能通過驗收,或中標供應商不是采購單位滿意的商家,就拒絕或不驗收,為難供應商等。
集采機構是否參與驗收
面對采購項目履約驗收過程中出現的諸多問題,集中采購機構該不該參與項目的履約驗收?對此,采訪對象意見不一,有人認為集中采購機構參與驗收,可確保采購到物有所值的產品,提高政府采購滿意度。有人則認為,在現有法律體系下,沒有采購人的委托,集中采購機構直接組織驗收可能也會費力不討好。
外交部財務司政府采購及國有資產管理處處長周慕良認為,對于大型復雜的采購項目,采購人自身很難完成項目的驗收,委托集中采購機構來驗收可發(fā)揮其優(yōu)勢,其他項目采購人可自行組織驗收。
在文化部財務司國有資產處副處長李峻看來,作為預算執(zhí)行主體,負有主體責任,履約驗收的主體由采購單位來擔綱更合理。
內蒙古自治區(qū)政府采購中心主任劉恒斌說,在明確集中采購機構作為驗收主體的相關權限和職能前提下,采購單位可以委托集中采購機構參與項目履約驗收。
中國招標投標協(xié)會副秘書長毛林繁說,政府采購代理機構參與履約結果驗收,有利于推動其向專業(yè)化方向發(fā)展。特別是集中采購機構參與驗收,因為政府采購代理機構組織或參與其代理的采購項目履約結果驗收,有利于規(guī)范政府采購行為,保證采購質量,進一步促進政府采購廉政建設。
徐強認為,集中采購機構參與履約驗收具有很大優(yōu)勢,能夠對供應商起到監(jiān)督和警示作用,促使其誠信履約,有效防止采購人和供應商暗中操作等現象的發(fā)生,確保采購活動公開、公平、公正,從而達到預期的采購效果和目的。
同時湖北省政府采購協(xié)會副秘書長宋軍則對采購代理機構組織履約驗收持有異議。他舉例說道,采購人委托采購代理機構履約驗收,有推卸責任之嫌。目前,個別采購人認為,在采購活動中,沒有什么"權力",索性什么事都不管,把本該由自己負責驗收的事委托給采購代理機構,一旦采購活動出現差錯,可以將責任推得一干而凈。
各方共同發(fā)力強化監(jiān)管
安徽大學管理學院副教授洪云鋼建議,加強履約驗收監(jiān)管,要盡快建立全國聯(lián)網的政府采購供應商誠信體系,將供應商行為納入誠信體系,實行動態(tài)管理,逐步形成系統(tǒng)、準確的供應商誠信檔案,對違法及失信行為進行備案,第一時間與各級政府采購管理部門共享,并定期向社會公示。同時,加大違法成本,對供應商失信行為情節(jié)嚴重者,除通過網絡向社會公開曝光外,還應依法對其進行處罰,包括取消其政府采購市場準入資格及依法追究其違約的法律責任等。
劉梓久說,他們將制定相關制度,明確各方權責,加大對采購金額大、社會影響面廣、受到質疑投訴項目的抽查力度。
青海省財政廳政府采購監(jiān)督管理處處長藺華藏表示,對于項目的履約驗收,必要時他們會邀請未中標供應商參與驗收監(jiān)督,如果有供應商對項目有質疑或投訴,該供應商同樣也可以參與其中,促進履約驗收的公平、公正。
業(yè)界專家建議,要嚴把資金支付關口,憑履約驗收報告和合同支付采購資金。財政國庫集中支付部門及各單位財務人員,要協(xié)助監(jiān)管部門加強對采購合同和驗收報告的審核,對無驗收報告的合同一律不予支付資金。(王少玲)
來源: 政府采購信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