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購遵循公開、公平、公正和誠實信用的原則。公開是政府采購的基本要求,然而,需要保密的事項和時間節(jié)點直接影響著采購結果。保密是為了更好的公開和更公平的競爭,采購項目失敗或涉及貪腐的案例,大多肇始于泄密。因此,學習、掌握和執(zhí)行政府采購保密制度,對做好政府采購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哪些內容需要保密
政府采購活動中的保密事項應由各方當事人共同遵守執(zhí)行。筆者對需要保密的內容歸納如下。
第一,投標供應商情況應保密。采購人、采購代理機構應在開標前對獲取招標文件的潛在投標人的名稱、數(shù)量及影響公平競爭的其他情況保密。對于采購前無需現(xiàn)場考察和不需要召開答疑會的項目,堅決不進行考察、答疑,需要考察、答疑的則要注意方式方法。實踐中,還應注重工作細節(jié)。例如,供應商報名登記單頁可分別填寫,集中組織現(xiàn)場考察或答疑會,并不點名答到等。
第二,評審專家信息應保密。開標前隨機抽取的評審專家名單,應在采購結果公示前保密。一般而言,隨機抽取的專家名單都是密封打印,交由監(jiān)標人員在評標現(xiàn)場拆封、核對,如果評審專家信息泄露,個別投標人可能會給專家“做工作”,影響采購結果的公正。
第三,評審情況應保密。首先,要保證評標活動在嚴格保密的情況下進行。其次,評標人員、監(jiān)督人員、采購代理機構工作人員對評標情況及知悉的國家秘密、商業(yè)秘密應予以保密。最后,評標結果在公示前應保密。若評標現(xiàn)場不封閉,評標情況、評標結果泄露,不僅影響評標質量,還易導致排名靠前的投標供應商串通作弊,也加大了投訴、質疑的可能。
第四,投標文件應保密。除依法應公開的內容外,投標供應商的投標文件、相關資料均屬于保密的內容。此外,還要嚴格投標文件的歸檔管理和檔案查閱、借閱制度。
法律法規(guī)中的有關規(guī)定
《政府采購法》《政府采購法實施條例》對于政府采購活動中的保密事項未作太多直接規(guī)定,而是散見于相關條款?!墩少彿ā返谄呤l第四項明確,采購人、采購代理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存在開標前泄露標底行為,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處以罰款,有違法所得的,并處沒收違法所得,屬于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第十一條、第五十一條和第五十三條對商業(yè)秘密保護進行了明確?!墩少彿▽嵤l例》第四十條規(guī)定,政府采購評審專家應當遵守評審工作紀律,不得泄露評審文件、評審情況和評審中獲悉的商業(yè)秘密。第七十四條對供應商、采購人和采購代理機構惡意串通的各種情形作了界定,同時明確了相關當事人惡意串通的法律責任。泄密是惡意串通的源頭,這些惡意串通的情形都涉及泄密。第七十五條規(guī)定了評審專家泄露評審文件及評審情況的處罰舉措。
《政府采購貨物和服務招標投標管理辦法》中涉及保密的條款較多。其第二十六條規(guī)定,開標前,招標采購單位和有關工作人員不得向他人透露已獲取招標文件的潛在投標人的名稱、數(shù)量以及可能影響公平競爭的有關招標投標的其他情況。第四十五條第三款規(guī)定,評標委員會成員名單原則上應在開標前確定,并在招標結果確定前保密。第五十八條第一款規(guī)定,招標采購單位應當采取必要措施,保證評標在嚴格保密的情況下進行。第六十九條明確了招標采購單位及其工作人員存在“與投標人惡意串通”“開標前泄露已獲取招標文件的潛在投標人的名稱、數(shù)量、標底或者其他可能影響公平競爭的有關招標投標情況”等情形的處罰舉措;第七十八條明確了評標委員會成員或與評標活動有關的工作人員存在“泄露有關投標文件的評審和比較、中標候選人的推薦以及與評標有關的其他情況”等情形的處罰舉措?!墩少彿钦袠瞬少徆芾磙k法》第二十五條、第五十一條、第五十五條也作了規(guī)定。
加強保密工作的措施
一是完善保密制度。采購人、采購代理機構應根據(jù)法律法規(guī),結合實際情況和項目特點,制定保密制度。如,采購人應制定采購項目保密制度,采購代理機構則制定采購資料保密制度、封閉評標管理辦法、采購檔案管理辦法等,扎緊政府采購保密工作的制度“籬笆”。
二是分設涉密崗位。采購單位設立的采購小組可對論證階段、招標采購階段和驗收階段的工作人員按保密要求分設崗位。采購代理機構可對標書制作、標書出售、開標評標、標后管理、檔案保存等階段分設工作崗位,明確保密職責。
三是嚴懲泄密行為。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處以罰款,有違法所得的并處沒收違法所得,評審人員可按規(guī)定取消評審資格。政府采購監(jiān)管部門還應對處理結果進行公告,并納入誠信系統(tǒng)。(作者:牛亞杰 單位:陜西省岐山縣政府采購中心)
來源:中國政府采購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