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各地區(qū)、各最基層政府采購監(jiān)管機構的“管采”分離之“大中心”(負責具體采購、建設、產(chǎn)權交易等招投標、提供操作平臺的全額撥款事業(yè)機構)的成立及運轉(zhuǎn),隨著依法治國大框架的建立,隨著法治國家、法治社會制度的逐步完善和老百姓對法治觀念進一步增強。隨著世界金融形勢對中國的影響,作為政府采購領域中的采購各當事人如何用好公權力?怎樣用好公權力?已是人們關注的焦點。正如剛剛舉行國慶六十周年慶典胡總記作重要講話中所說:六十年來的中國,從建國的中國人民的站立起來到開展搞社會主義建設;從建國后十年內(nèi)亂、封閉自守搞經(jīng)濟到撥亂反正、結束內(nèi)亂、把工作的重點轉(zhuǎn)移到社會主義經(jīng)濟建設上來;從改革開放、放開搞活和制定的政策一百年不動搖及初償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成果,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從試點改革開放的經(jīng)濟特區(qū)、逐步大范圍推進到享受了全方位、多渠道改革開放的成果;從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高舉中國特色偉大旗幟、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構建和諧社會到中國各方面屹立世界東方地位的確立。這都是具體體現(xiàn)中國國力增強和綜力實力攀高的表現(xiàn),但盡管中國已逐步入強國之林,也不能濫用權力和唯所欲為。這里不妨舉一事例:應一起發(fā)生在湖南省邵陽市政協(xié)委員王惠民提案揭露當?shù)鼐綄ν獾剀囕v進行比較嚴厲的罰款,而且大部分罰款上交財政后又被全額返還給交警支隊,這些錢或用于辦公經(jīng)費,或用于干警的獎勵提成,甚至用于建豪華辦公樓、住宅等等。導致這個政協(xié)委員被抓并刑事拘留,其冤情至今仍未得到洗刷。筆者由此聯(lián)想到了政府采購中“公權力”的如何使用和怎樣才能用好之問題?現(xiàn)作以下也談。
正如中國財經(jīng)報“公權力”不是衙門的“殺威棒”所言及的那樣:無論你的位置如何?官有多大?職務有多高?背景是怎樣的深?等等??這都是國家和人民賦予的,都是代表著國家、政府和人民而享有的治理國家、實施公共管理的權力和履行著應該履行的工作職責?!肮珯嗔Α钡氖褂帽仨殗栏褚婪ㄟM行,決不允許任意濫用和在人民頭上作威作福?!肮珯嗔Α备鼞艿匠浞值纳鐣O(jiān)督。作為為國家機關、事業(yè)單位、社團組織和政策性、公益性政府職能機構提供物質(zhì)及服務保障的政府采購部門、采購人、采購代理機構等,首先要正確認識權力是誰給予的?權力是用來干什么的?權力是為誰服務的?其次還要深知和領悟“公權力”的含義?所謂“公權力”,即國家、政府及其工作人員享有的治理國家、實施公共管理的權力。“公權力”本來屬于全體公民所有,只不過通過選舉、代議等方式授予了國家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員,但“公權力”并非是某些人“為所欲為、老子天下第一、順之者昌和逆之者亡”的工具;反之,政府采購中的“公權力”既要受到法規(guī)、制度和章程的制約,更要受到全社會公民的監(jiān)督、批評和指正,懷有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姿態(tài)。而在現(xiàn)代市場經(jīng)濟社會和政府采購領域里,奉行“一朝權在手,盡情用之”、“有權不用,過期作廢”,有些“衙門”作風、不知天多高地多厚和麻木不仁了的有之;倡導“今朝有酒今朝醉,管他明日是何情”、“不撈白不撈,不撈傻也”等等,更大有人在之。采購活動中的“衙門”作風和官本位及“商業(yè)賄賂、串通、貓膩也更該殺一殺、治一治”了。
正如人們用傳統(tǒng)眼光認為的那樣:“小集中小腐敗,大集中大腐敗,不集中少腐敗甚至不腐敗”等等,意思同樣也是:一為公權力的相對集中會帶來由個別人(極少數(shù))得好處、撈實惠,轉(zhuǎn)化成多數(shù)人集體式的共謀合、同沾好處,擦公家的油水;二為保持原有的狀態(tài)和格局,使得多數(shù)人(集體式)擦不上手,即使得好處也是小范圍、低數(shù)額的。在當今極力推行依法治國、依法行政,建設法治型國家、法治型政府,黨和國家領導人一再強調(diào)和倡導努力構建法治國家、法治政府和和諧社會之際,“公權力”怎樣使用?究競向何方向發(fā)展與推進是值得我們?nèi)ド钏己头词〉?!是胡作非為、稱霸一方,還是造福于民、推動經(jīng)濟建設的又好又快向前發(fā)展?是為了政績和私利而“欺上瞞下、弄虛作假、羅強罪名、欲加之罪和何患無辭”,還是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情為民所系呢?是強壓民眾、脫離百姓、蜻蜓點水、高高在上、大老爺式做官,還是與民同樂、緊密聯(lián)系群眾、深入體察民情、把百姓視爹娘和兄弟姐妹?是搞權力采購、錢權交易、尋租采購、意圖采購,還是依法而采、按規(guī)而購、遵紀公平、公正、陽光化采購、守法程序規(guī)范和公開透明化采購?是為升遷迎捧采購,還是升張正義、主持公道為國家、集體利益和社會公共服務而搞好采購?是違背政策、把法規(guī)制度當兒戲、視金錢為唯一,還是遵紀守法、一心為公、甘守清貧、全心全意為人民去服務?是干出令人發(fā)指、震驚萬分、橫行霸道之駕勢,還是做有益于國家、有益于人民、對得起良心、無愧于黨和國家與人民的教育、培養(yǎng)呢?這些都值得我們每一個共產(chǎn)干部,每一個共產(chǎn)黨員,特別是政府采購領域掌握權力或處在關鍵崗位的人去深思、去研究和反省吧?!
正如大家常說的那樣:采購人是天,供應商是地;采購人是水,供應商是魚;采購人是米,供應商是鍋;采購人是“爹”,供應商是“孫子”;等等。意思也就是你有求于別人,低人一等;你想得到別人的幫助和賞賜,你就必須有所付出;你想得到成功和富裕,就得忍辱負重、不擇手段、先做孫子,后才能稱上爺。想畢“公權力”這種觀念在人們心目中是根深蒂固,更難以清除;“衙門”作風,老爺格局何時才能了呢?回答是響亮的:隨著黨和國家的各項治理政策與措施的到位,隨著黨反腐倡廉和打擊商業(yè)賄賂的不斷深入,更隨著黨的十七大和中央經(jīng)濟工作會議的勝利召開,這些丑惡與違法亂紀現(xiàn)象一定會得到嚴懲(法辦),并會在不久的明天一掃而光和一去不復返。這里不妨舉個親身體會的例子:事情發(fā)生在某個事業(yè)單位,造采購預算計劃是250萬元,建四層(每層8間,每間18平方米,共32間)的辦公樓土建工程,實行公開招標。從標書發(fā)布到報名投標截止,共有9個建筑商參加,其中有4個是一級資質(zhì),其他都是二級以下資質(zhì)。這當中也有我好朋友的親戚參加了投標,用的是市級一級大型建筑商資質(zhì)證書(這里說的就是掛靠),投標方式是先按規(guī)定時間遞交投標預算和其他文件(資料)等,但要先從負責此次招投標辦或代理處購買招標文件(圖紙和相關資料等),價值一般在2500至3000元左右;如果不能順利中標就等每次投像這樣的標就得最少損失3000元(其余如請人編標書預算、準備其他資料費用和請客吃飯等還不在內(nèi)),再加上這些得在3500到4000元上下。最終,初審總算在一些人的關照下過關,下一步就是正式投標了。標書制得也很絕妙:一律采用現(xiàn)場直接抽取法,這好像無空隙可鉆,更無關系可找(如真是這樣,找也是無效果的,誰能預測現(xiàn)場的情況或內(nèi)情呢?完全是憑經(jīng)驗、碰運氣),很顯公正、公平和陽光化。結果我這位朋友的親戚投標金額與成交標書金額僅差8000元而擦肩過之,建筑投標這點損失是正常的,算不了什么。何況如一籃子不空就能把多少個空籃子補回來。但我還是有的不信,通過細致分析和廣泛調(diào)查,最終還是在一次無意間同朋友吃飯的時侯,一個建筑包工頭因喝多了酒而知道了實情:那個標我早就心里有底了,早有內(nèi)幕人透露給我了,因為那9個現(xiàn)場抽取標簽中都是最低價中標(且這標底也不當場對責和公布,只有自己和制標人知道),我只要不按常理投標和算標底就“穩(wěn)坐釣魚臺”肯定中標。所致,我的那朋友的親戚無論你怎樣去動腦筋、分析標底、科學制標,等等,都是無法中標的。這里就涉及到采購中的“公權力”怎樣去用?如何才能用好?什么樣的內(nèi)部制度才能控制或制約這種情況的發(fā)生?真正實現(xiàn)為國家、集體和人民用好權、謀好利、系好情、把握好分寸、大公無私、服務更到位呢?回答是肯定的:那就是只有依法采購、依法行政、行政有所為、有所不為、心地無私、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一心為公、權為民用、利為民謀、情為民系和全心全意為國家、為公共、為社會及人民大眾服務,說大點是才能無愧黨、無愧于國家、無愧于人民,將那些違法亂紀者繩之以法。再則,“公權力”按常理是:說小點就是盡好本職、對得起拿的“福祿”(工資和其待遇)、干好應做的事和履行好自己的義務、職責。
正如名言所述:“不是不報,那是時侯未到”、“手必伸、伸手必被捉”、“法網(wǎng)恢恢,疏而不漏”。我們的“公權力”是黨和國家及人民賦予的,是為人民服務的。這一點任何一個公職人員、國家公務員、任何一位工作人員、任何一名為黨和人民及社會公共服務而工作的同志,都必須牢記黨的宗旨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都必須牢記工作紀律和工作方針,都必須牢記自己在為誰工作、為誰服務?都必須牢記工作職責、工作任務、工作權限底線和職業(yè)道德以及黨紀國法!把黨和國家以及人民群眾所賦予的“公權力”真正用好、用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上,用到為黨和國家干好工作上,做一名人民滿意、國家放心、社會尊重的勤務員,實現(xiàn)人生的最大價值和社會的最高褒賞。往往“公權力”的變味或濫用以及走向犯罪,都是得從小恩小惠、個人小節(jié)、道德修養(yǎng)、理想情燥、心態(tài)扭曲到胡作非為、收賄索賄、花天酒地、獅子大開口、味口越來越高、膽子越來越大等等過程的,尤其是被當今社會認為是塊“肥肉”的政府采購更得倍加小心,也更得警鐘常鳴!從弘揚“甘為孺子牛,心系老百姓”和“以人民滿意為最高追求;人民想的,就是我們要做的做起,把作為政府采購就該對社會公共資源的配置和對保障國家為公共服務機構運轉(zhuǎn)服務到位,確保萬無一失,作出積極貢獻,并以回報國家和社會為最大快樂”作衡量標準和行為底線!做到這樣,就能促使從事采購的當事人心理平衡、心胸開闊和對本職工作充滿激情與倍加愛惜。最后,奉勸哪些正在或正準備“伸手”或已“得手”者,你要盡快擺正心態(tài)、去掉撓幸、知迷而悟、迷途而返、浪子回頭,你要對得起黨的培養(yǎng)、對得起國家的任用和更該對得起人民的信任和期望!同時,你不要以為你做得神不知、鬼不覺,認為只有你知他知,再沒有旁人知道,覺得做得天衣無縫。如果是那樣,將是十分危險和可怕的!將會一步步走向深淵和毀掉自己的!
來源:政府采購信息網(wǎng) 作者:周喬亮